面對武漢肺炎第二波疫情,歐洲多國再推行嚴厲的封鎖措施。法國日前便再次封鎖全國,德國亦即將實行緊急封鎖。另一邊廂的意大利,單日感染人數亦創新高,政府正收緊企業經營時間。禍不單行,隨著疫情加劇貧窮問題,意大利的黑手黨正乘勢擴張。
封鎖
|共8篇|
因抗疫之名:政府愈多管控,國民愈缺乏自控
除了追蹤傳播鏈以及將病人隔離醫治之外,此刻的政府,應該相信公眾能夠自我控制的責任感,政府愈是設置更多的規則,公眾愈是缺乏自我控制的意識。
Flycation:到不了目的地的飛機,為何仍有旅客?
全球疫情不穩,未知何時才可出國旅行,為解心癮,有人會到酒店「Staycation」,佯裝自己到外地度假。有澳洲和亞洲航空公司近月更推出「Flycation」原機來回航班,意外地受歡迎。旅客上機飛完一趟,卻不過原地下機,究竟樂趣何在?商業雜誌 Fortune 就專文分析,旅客是抱著甚麼心態參與 Flycation。
解封後的紐約,還會是紐約嗎?
相信沒有哪個城市,比紐約更叫世人憧憬。但武漢肺炎波及美國,令紐約成為疫情最嚴峻之地;全市封鎖抗疫,熱鬧的中央車站也淪為鬼城。一直到月初,紐約才實施首階段重開。人們陸續回到街上,卻發現巴士、地鐵甚少乘客,百老匯、博物館及很多酒店、食肆與商舖持續關門。沒了學生、遊客和上班族,只有反種族主義示威者。解封後的紐約,還是當初的紐約嗎?
公共衛生專家為何說一套,做一套?
建議英國首相約翰遜封鎖國家,呼籲民眾嚴守社交距離的倫敦帝國學院教授、流行病學家 Neil Ferguson,卻邀請情人探訪自己,最終要辭去政府科學顧問一職。何以最了解疫情、有份制訂抗疫措施的頂尖學者,卻會違反相關規定?
【全球適用?】俄國民眾示範網上「示威」
非常時期下如何示威抗議?在俄羅斯,有民眾因為失業、國家沒有提供經濟補貼和總統普京意圖修改憲法延長任期而感到憤怒,但礙於禁足令,他們不能上街遊行,於是一眾「戰鬥民族」便把戰場移師網絡。
【抗疫典範】紐西蘭如何用 10 天「輾平」曲線?
當英美等國仍在掙扎,想把疫情曲線拉平,紐西蘭嚴格「封國」短短 10 天,卻已把曲線「輾平」。全國大幅增加檢測,新增的確診或懷疑感染個案卻連續 3 日減少。週二只錄得 54 宗,比單日康復者 65 名還少,週三更再創新低至 50 宗。紐國的成功告訴世人,想要有效抗疫,目標該是「消除」而非「遏制」。
【武漢封城】專家:濫用社會控制工具
武漢日前停止全市公共交通服務,官方又呼籲市民不要離開當地,難免令人聯想到全市隔離或封城。然而,在疫情已遠至美國等國的情況下,才一刀切隔離整個城市,會否弄巧反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