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

|共37篇|

出口轉內銷?中國陷入經濟衰退惡性循環

2 月 20 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於英國「金融時報」撰文指,武漢肺炎為國內經濟帶來的衰退壓力,不會持續太久,預計在強勁的經濟及靈活政策調整支持下,將於疫情受控後迅速恢復。照此說法,既然中國官方一個月前已宣稱「國內疫情已受控」,則經濟應見復甦之勢。不過「日經亞洲評論 」文章認為,中國經濟已陷入惡性循環。

用法例令人民抗肥,這國家做到了

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自 1975 年,全球肥胖人數增加接近 3 倍,逾 19 億人超重,幫助人民減肥成為政府一大棘手問題。英美兩國徵了糖稅,汽水銷量下跌幅度不太大。但在過半人口超重的南美洲,智利成功使含糖飲料銷量減近 4 分 1。究竟當局有何法寶,說服民眾遠離垃圾食品?

海外用家 —— 失去 Google 的華為 Mate 30 能值多少?

華為近日推出新智能電話系列 Mate 30,在美國政府的實體清單下,電話無法預載、使用 Google 應用程式及服務。對中國廣大的愛國消費者而言,沒有 Gmail、Google Maps 等應用程式,也許問題不大,反正在中國封鎖之下,本來已無 Google。但身為海外用家,一部無法使用 Google 應用程式的智能電話卻是大大不便。人們不禁要問:Mate 30 能值多少?

區塊鏈如何防止食物摻假?

一瓶含有豐富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裡面,成分標籤的真偽幾乎無從稽考。廠商的欺詐成分能有多高?貨架上顯示為「特級初榨」的上等橄欖油,很大機會完全不是它向消費者所標榜的東西。造假情況日益普遍,各大食品供應商為保其品牌聲譽,新的防偽鑑別方法亦應運而生。

電話商機:為何還有人相信直銷電話?

Cold Call 騷擾無日無之,來電中十有八九,都是照本宣科的電話銷售員,擅自宣傳貸款、美容和纖體等「莫須有」服務。掛線的次數多了,自然就會質疑,這種煩人煩己且百發百失的職業,為何仍然存在?原因其實簡單不過 —— 至少在美國,此行還是大有「錢」途。

信用卡積分密密儲,零售商已受不了

近年信用卡衍生出一大功能 —— 儲積分換獎賞,香港更有「資深」儲分人士靠刷卡,每月賺取近 2,000 元的回贈。消費者沉迷於信用卡的獎賞計劃,理論上,密密消費儲積分,也會帶動零售商的生意額,但商家對這些優惠獎賞信用卡似乎頗為厭惡,部分甚至考慮拒絕接受某些獎賞信用卡。外遊時總有多卡傍身的港人,恐會受到影響。

跨國品牌要如何討好中國顧客?

談及適應力,能應付經常改變消費習慣的中國顧客,經營得最出色的外國企業,例子必然要數到可口可樂公司。在中國市場的經營策略,跟它們在其他國家以可口可樂為主打,並依賴品牌知名度的舊手法有著明顯改變:「要不自行在中國摧毀你的品牌,要不別人來摧毀它。」

Gloria Chung:如果演唱會需要先付費才能看,為甚麼吃一頓飯不可以呢?

過往的父親節,大家有沒有外出吃飯呢?如果有,你們預先訂了多少間餐廳?最後甚麼時間取消?最後去了哪一間?香港人最喜歡預先訂定多間餐廳,然後當日才決定去哪一間,從消費者的角度這樣當然十分方便,但是從業界的角度,簡直是自私兼阻人生計。

廖康宇:廣告其實做啲乜?超過半世紀的大辯論(二)

相比起上一世紀,傳銷知識由廣告公司壟斷,廣告客戶相信廣告公司比自己更了解消費者;隨著傳理課程在大專院校愈來愈普及,以及廣告客戶向廣告公司挖角,客戶由以前習慣長期依靠廣告公司,變成只將部分工作外判及短期項目化。廣告公司要同客戶角力,必須建立一個「專業廣告人」的身份,否則再難以服眾。

「回水」氾濫,美國老牌 L.L.Bean 放棄「一世」承諾?

偶然都會聽過類似「如果有東西壞掉,以前我們會想辦法修理,現在我們只會丟棄」這種說法。這也是擁有 106 年歷史的美國戶外用品生產商 L.L.Bean 過去所秉持的信念:不講時髦,也不賣廉價產品,卻承諾貨物出門,一世包換。然而,承諾都有終結的一日,早前 L.L.Bean 便正式通知所有顧客,往後將不再提供一世包換的服務,取而代之,新產品的保養期只會維持一年。過去百多年都不曾「回水」氾濫,何以換貨要求突然暴增?

對病人有求必應,就是好醫生?

醫學知識愈來愈垂手可得,病人不如以往般對醫生的專業診斷言聽計從,向醫生提出各種要求,反而醫生要有求必應。此風在美國尤為盛行,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對加利福尼亞州北部一間醫療中心 1,300 多個門診看症個案進行分析,發現當醫生拒絕病人提出的要求時,病人會傾向於給他們的醫生欠佳的評分,情況令美國的醫生愈來愈傾向以取悅病人的方式,以換取病人以後有需要時會「回頭」再來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