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

|共31篇|

你知道自己訂閱了甚麼嗎?那些一點點削走你薪水的訂閱……

由娛樂平台、文書圖片處理軟件到生活消耗品都逐步轉向訂閱制,不少人已慣於繳月費以獲得服務。不過訂閱雖然方便,久久未用或免費試用後忘記取消服務,均導致我們平白被扣錢。近年經濟欠佳,消費者開始查閱自己究竟訂閱了甚麼,引發一連串「退訂閱潮」。

大企業問責的前題:資訊流通與言論自由

MIRROR 演唱會發生的嚴重意外已事隔近一個月,但隨著演唱會事故調查小組公佈一些初步結果,例如主辦單位把巨型屏幕的重量單位由 500 公斤錯報為 500 磅,事件再次受到人們廣泛關注。有人把焦點放到行業生態,以及過去兩年的人才流失問題之上,而同樣值得思考的一點,是學界近年經常討論的「企業問責」—— 要大企業問責,社會資訊流通很重要。

香港車主捱貴油之謎

俄烏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禍及全球,殘忍的是沒有國家能夠獨善其身,更殘忍的事實卻是香港汽油價格貴遍全球。雖說一眾香港車主早已「習慣」捱貴油,值得探討的是,為何多年來問題依然持續,油公司繼續賣貴油,令香港車主及一眾搵食車苦不堪言?

極浪費,超恐怖的漁業

今年 2 月,法國海岸一艘荷蘭拖網漁船釋出 10 萬條死魚,鋪滿數千平方米海面。船主聲稱是由於拖網出現漏洞,環保組織則指責船主故意傾倒廢棄物。無論如何,如此景象只屬冰山一角,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數據顯示,2019 年至少有 23 萬噸廢棄魚被釋於歐盟水域,其中 92% 與拖網捕撈有關,而此數字只反映全球漁業浪費的一小部分。

【*CUPodcast】溫度改變心理:為何愈冷愈想買?

上回介紹過新書「跨感官心理學:解鎖行為背後的知覺密碼,改變他人、提升表現的生活處方箋」,作者 Russell Jones 作為感官行銷專家,綜合經驗向讀者分享小秘訣,透過增添感官刺激來點綴平凡的日子。他亦在書中大談超級市場的跨感官設計,識破引導顧客買得更多的小手段,希望大家都能成為頭腦清醒的精明消費者,避免將環境給予的一切照單全收。

「奄尖」顧客想要的是甚麼?

「奄尖」的顧客總是左思右想,精挑細選才能購得心頭好。在最近發表的市場學研究中,研究人員嘗試定義何謂「挑剔」,並開發出一種用於測量購物者挑剔程度的準則。參與研究的賓夕凡尼亞州立大學(PSU)市場學系主任 Margaret Meloy 表示,此次發現有助企業制訂更好的銷售策略,以應付有特別需要 —— 或者要求特別多的客戶。

「免費試用」的魔力:為何我們總是難以抗拒?

從護膚品到串流平台,均愛以「免費試用」作為招徠,強調合則續不合則退。而即使未有親身經歷,也肯定曾眼聞目堵,這些產品或服務,往往是易購難退「Cut 唔到」,或被收取額外費用,我們仍會鬼迷心竅,忍不住刷卡付錢。「免費試用」到底有何魔力,讓消費者難以抗拒,一次又一次中計?

購物者的定心丸 —— 分期付款

早買早享受,但口袋銀根短缺,是否只能使用信用卡?最近,美國年輕消費者開始選擇分期支付平台,無論消費金額多少,均可直接綁定現金扣帳卡逐期免息還款。在疫情不明朗下,消費者花錢愈趨謹慎,「Buy-now, pay-later」有助減輕其購物時即時付款的壓力,令他們更樂於消費。

【抵制日貨】口說堅決罷買,實則選擇性抵制?

去年日本對韓國限制半導體材料出口,韓國網民遂發起抵制日貨運動反擊。日本製?不買;日本菜?不吃;遊日本?不去。一年過去,有民調指 75% 受訪韓人表示仍然「No Japan」,愛國情操之高似乎無庸置疑。但是「中央日報」發現,部分日本品牌在韓盈利不減反增,揭露罷買運動僅針對特定商品或企業,亦即是「選擇性抵制」而已。

出口轉內銷?中國陷入經濟衰退惡性循環

2 月 20 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於英國「金融時報」撰文指,武漢肺炎為國內經濟帶來的衰退壓力,不會持續太久,預計在強勁的經濟及靈活政策調整支持下,將於疫情受控後迅速恢復。照此說法,既然中國官方一個月前已宣稱「國內疫情已受控」,則經濟應見復甦之勢。不過「日經亞洲評論 」文章認為,中國經濟已陷入惡性循環。

用法例令人民抗肥,這國家做到了

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自 1975 年,全球肥胖人數增加接近 3 倍,逾 19 億人超重,幫助人民減肥成為政府一大棘手問題。英美兩國徵了糖稅,汽水銷量下跌幅度不太大。但在過半人口超重的南美洲,智利成功使含糖飲料銷量減近 4 分 1。究竟當局有何法寶,說服民眾遠離垃圾食品?

海外用家 —— 失去 Google 的華為 Mate 30 能值多少?

華為近日推出新智能電話系列 Mate 30,在美國政府的實體清單下,電話無法預載、使用 Google 應用程式及服務。對中國廣大的愛國消費者而言,沒有 Gmail、Google Maps 等應用程式,也許問題不大,反正在中國封鎖之下,本來已無 Google。但身為海外用家,一部無法使用 Google 應用程式的智能電話卻是大大不便。人們不禁要問:Mate 30 能值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