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繫匯率之終結:1972 年港元與英鎊脫鉤

A+A-
1972 年 10 月的畢打街;當年 7 月,香港政府宣佈與英鎊脫鉤。 圖片來源:Yau Tin-kwai/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自 1983 年以來,香港一直實行港元與美元掛鉤的聯繫匯率制度,匯率兌換範圍為 7.75 至 7.85 港元兌 1 美元。一直以來,聯繫匯率制度被認為是香港能夠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基石,令多次香港走出環球經濟危機。不過,近年中美交惡,金管局也為被剔出 SWIFT 作預案,「幫港出聲」成員雷鼎鳴甚至形容聯繫匯率不合時宜。過去,香港其實曾結束過聯繫匯率,於 1972 年與英鎊脫鉤。

開埠初期,香港人煙稀少,經濟體系尚未成形,自然也沒有確立自己的貨幣制度。當時,香港作為對外港口,各國商旅來訪,多種貨幣在市面通行,例如英鎊、墨西哥銀元、印度盧比和大清錢幣。直到 1846 年,香港政府開始發行港元,長久以來採取銀本位政策。可是到 1934 年美國推出「購銀法案」(Silver Purchase Act),政府大舉買入白銀,推高國際價格,引發全球白銀危機。香港政府於是在 1935 年宣佈放棄銀本位制,改成 16 港元兌 1 英鎊的聯繫匯率。

1935 年生效的「貨幣條例」規定,香港政府設立「外匯基金」(Exchange Fund),收購民間持有的銀幣,政府把得來的銀幣運往孟買提煉,再在倫敦出售換取英鎊,以支撐港元匯價。1935 年 12 月起,當時香港 3 間發鈔銀行(滙豐、渣打、有利)每發行新鈔,就要把相應幣值的英鎊上繳外匯基金。不過,政府從來沒有立法規定外匯基金的英鎊儲備水平,以及港元具體匯率,經濟學家馮邦彥形容制度只是「事實上的英鎊匯兌本位」,類似英國殖民地與保護國慣常的制度。

香港一家兌換行;攝於 1949 年。 圖片來源:Haywood Magee/Picture Post/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自此近 40 年,港元一直實然掛鉤英鎊,只有在日佔香港時期一度被廢除。不過,隨著二戰後英國殖民帝國慢慢瓦解,英鎊在 1949 年大貶值,港幣也跟隨之。1960 年代,英鎊再度出現貨幣危機,1967 年 11 月大幅貶值 14.3%,港幣初時也緊隨,引致嚴重通貨膨脹,最終迫使政府動用外匯基金上調匯率,但仍實際貶值 5.7%。英鎊屢次貨幣危機,令香港損失大量外匯儲備。1968 年英國與英鎊區國家達成協議,只要該些地區持有一定英鎊儲備,英國就保證幣值。

然而到 1972 年 6 月,英國終究未能承受金融壓力,宣佈貨幣自由浮動,變相令英鎊區只縮小到英國本土。同年 7 月 6 日,香港政府宣佈與英鎊脫鉤,結束近 37 年的英鎊匯兌本位制度。不過,港幣並不是立即自由浮動,而是改與美元掛鉤,以維持貨幣供應穩定,當時官方的兌換價為 1 美元兌 5.65 美元。然而,當時發鈔銀行無需預先交出美元予外匯基金,而是以港元撥賬,外匯基金就以港元餘額於外幣市場入市。

1973 年與 74 年間,美元的價格極不穩定,大量美元游資湧入香港,破壞香港經濟穩定,美國又在 1974 年正式放棄金本位制度,香港亦隨即結束第一代美元聯繫匯率,改為浮動匯率制,好處是政府可以制訂獨立的貨幣政策。不過,當香港 80 年代初遇上股災,又受到 97 前途問題困擾,港元遭到大舉拋售,由 1981 年的 5.13 港元兌 1 美元,下跌至 1983 年的 9.60 港元兌 1 美元,引發可怕的通脹危機。香港政府於是在 1983 年 10 月 15 日推出現行的聯繫匯率制度,以穩定人心,政策落實至今近 40 年,幫助奠定香港金融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