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鈔又如何:踏入 2024,印度仍是現金主導?

A+A-
圖片來源:Dhiraj Signh/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16 年底印度政府突然宣佈,停用 500 及 1,000 盧比這兩款鈔票,並在 4 小時內回收作廢,以打擊貪污及遏制黑錢。86% 流通貨幣一夜間淪為白紙,令全國上下陷入混亂。批評人士更指此舉傷害低收入戶,並窒礙非正規經濟發展。但最新研究顯示,現金仍在當地佔主導地位,讓人再次質疑廢鈔令之必要。

政令容易,習慣難改

印度儲備銀行近日發表年度報告,當中指出 2020 至 2021 年流通的現金增長 16.6% 以上,而在過去 10 年平均每年亦有 12.7% 的增長率。至於流通中的貨幣所佔 GDP 比率,亦在 2020 至 2021 年達到逾 14% 的高峰,到 2021 至 2022 年則放緩至 13%,反映在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現金仍獲廣泛使用。

英國廣播公司(BBC)駐印記者 Soutik Biswas 分析,提款機取錢總額雖已減少,現金週轉率亦見放緩,但對大部分印度人而言,現金仍是一種保值手段及有價值的「預防性」財政儲蓄,可供家庭應急。根據央行,截至 3 月 31 日,廢鈔後發行的新版 500 和 2,000 盧比鈔票,共佔流通紙幣總面額 87% 以上。

數碼交易大增,紙鈔需求卻不減

與此同時,電子交易也在印度蓬勃發展,主要得力於近乎即時的轉帳平台「統一支付介面」(UPI)。去年 UPI 的交易量超過 1 萬億美元,相等於印度 GDP 的 3 分 1。根據電子支付軟件供應商 ACI Worldwide 和數據分析與諮詢公司 GlobalData,今年印度錄得 8,900 萬宗電子交易,佔全球所有數碼支付的 46%

雖然轉帳平台「統一支付介面」(UPI)推動印度的電子交易量激增,但現金仍然擁有領導地位。 圖片來源:David Talukdar/UCG/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這種現金與電子支付同步增長的現象,多被稱作「貨幣需求悖論」。印度儲備銀行在年報解釋:「由於普遍認為現金和數碼模式會互相替代,兩者同見增長似乎有違常理。」該行分析,銀行存款利率下降,加上非正規及農村經濟龐大,以及當局在疫情期間擴大「福利直接轉帳」計劃,有可能令印度人更偏好現金。

印度社區數碼交流平台 LocalCircles 近期調查發現,非但多數受訪者傾向以現金購買雜貨、堂食與外賣、聘用幫工和維修房屋,而且在過去 7 年曾於印度買樓的受訪者當中,以現金付款者多達 76%,其中 15% 更以此方式支付逾半金額。Biswas 認為,大量黑錢仍在房地產市場,反映廢鈔令並無當局所說的效用。

一邊廢鈔,政黨一邊收現金

這種情況亦出現於政界,不明現金持續在選舉期間流入多個政黨的金庫。最近稅務官員就查出,一名反對黨議員匿藏 35 億盧比。而在 2018 年當局推出選舉債券,亦被指藉此允許個人及公司匿名資助政黨,為執政的印度人民黨貢獻該年度近 3 分 2 捐款,明顯與總理莫迪強調廢鈔有助「提高透明度」背道而馳。

事實上,歐洲央行亦曾於 2021 年的一份報告提及「鈔票悖論」,指出「近年紙幣似乎少了用作零售交易,對歐元紙幣的需求卻持續增加」。Biswas 亦指,除了全球最無現金化的瑞典,流通中的歐元紙幣數量從 2007 年起一直增加。他相信現金在印度亦會繼續佔有重要地位。德里「篤篤車」司機 Atul Sharma 更說:「大部分乘客仍付現金。現金永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