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現金的存在意義

A+A-
東京國家印刷局印出一批新的 5,000 日元鈔票。 圖片來源:Kiyoshi Ota/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日本繼兩年前發行新版本 500 元硬幣後,計劃將於 2024 年推出新紙幣。10,000、5,000、1,000 日元面額紙幣上的人像也有改變,分別是銀行家澀澤榮一、教育家津田梅子、及細菌學者北里柴三郎。另外還有一系列的雷射防偽特徵,以及照顧視障人士的凸字線條。

更改設計和增加防偽基本上對一般人是零影響的,反正面額不會增減,一張萬元還是一張萬元。說有影響的話只會是負面,去年新 500 元硬幣發行後,大量自動售賣機不支援,甚至直到今天還可見貼著「不收受新 500 元」告示的機械,使新幣人見人怕。新紙幣發行,可預見將會有一段時間的陣痛,鄉下的舊機也許直到退休都會處於陣痛期。

有電視台記者跑到街頭訪問市民有沒有期待新幣發行,雖然這個問題有點無厘頭,但有趣的是幾個受訪者都說,現在幾乎都在用信用卡和電子支付,很少使用現金,新紙幣發行沒有甚麼衝擊的感覺。電視台評論員說舊世代喜歡實體收藏金錢的感覺,所謂「抽屜存款」(タンス預金)—— 即藏到床下底,所以現金還是有市場的云云。

自從中國大陸積極推行電子支付後,有關現金存在意義的討論就經常出現,而現金也被視為落後的表現。雖然未必與「抽屜存款」有關,但日本是沒有可能放棄現金的,應該說那怕平常只有極少數人在使用,現金仍然不應該被放棄。

在日本這些天災頻發的社會,停電斷網時有發生。不說電子支付必需的智能電話,即使是 Visa 信用卡「Touch ‘n Go」之類的感應方式,始終需要一部通電兼連接網絡收款的讀卡器。於是現金的存在其實是一種風險管理,也是防災應對機制。社會需要在以防萬一之際,當在所有的手段 —— 尤其需要電力和網絡的手段都失效,還可以繼續進行交易的方法。

再者,現金是一種能夠廣泛應對所有情況和使用者的手段,包括方便沒有或者不懂得使用智能手機的老人,還有短暫逗留的海外旅客。在今次發行的紙幣加上了凸字後,還照顧視障人士。

全面支援電子支付可以是進步,但只支援電子支付則是退步。不是哪一種絕對比較優秀,而是確保多種可行途徑,並讓大眾擁有選擇權本身有其必要。除非政府有企圖減低民眾掌控現金的權利,這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