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

|共24篇|

默克爾留下了一個怎樣的德國?

默克爾管治德國 16 年,被視為當今西方自由主義的政客標誌。德國是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之一,默克爾主政期間,中產階級生活穩定,人數龐大。與她的前任領袖相比,譬如阿丹拿使西德成為德國發展的重心,布蘭特促成歐洲一體化,包括默克爾的導師科爾令人立即聯想到德國統一,默克爾似乎沒有特定具體的政治遺產,但她依然被公認為塑造「現代德國」的主要力量,令德國擺脫歷史包袱。

蕭爾茨 —— 跟默克爾一樣的下任總理?

德國大選結束,蕭爾茨(Olaf Scholz)領導的社會民主黨(SPD),以 25.7% 得票率的些微優勢,壓過得票率 24.1% 的基民盟-基社盟。有「機械人」(Scholzomat)稱號的蕭爾茨,將有機會成為下任德國總理。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從選戰開始,蕭爾茨已把目標對準過去四次選舉中,大量支持默克爾但並非死忠於基民盟的德國人。

德國政黨 —— 傳統左右政治光譜不適用?

德國聯邦議院下月大選,有意見認為結果難以預測。「德國之聲」報道指,近年默克爾及所屬政黨基民盟(CDU)已脫離保守派立場;另一大黨、中間偏左的社民黨(SPD)則失去工人階級選民支持,傳統以左、右劃分政黨的政治光譜,箇中差異已在默克爾年代變得模糊。

默克爾對華立場,德國政界也受夠了

繼美國後,英國對華態度亦轉趨強硬,結束所謂英中關係的「黃金時代」。接下來,人們不免將目光投放至歐盟最重要國家 —— 德國。但「德國對華立場」,似乎又與「默克爾對華立場」有微妙差異。這位總理對中國採取的溫和態度,現正受到國內政客及商界人士批評落後。

單邊主義盛行下,默克爾的兩難局面

默克爾曾大膽做出兩樁改變德國的決定,讓人民永難忘懷:2011 年日本福島爆發核事故,她下令關閉德國的核電站;以及 2015 年難民危機最嚴重的時刻大開歡迎之門。不過,世界局勢的發展,恐怕會讓這位 2015 年的時代封面人物、影響歐洲局勢的第一鐵娘子面臨理想與現實間的兩難保衛戰。

外交關係新冰點 歐美此情不再?

上周「德國之聲」報道,華府未有知會歐盟,便把其外交地位從「國家級」降為「國際機構」。歐盟反問美國國務院,對方僅回覆「忘記通知」,令歐盟極為憤怒。外界紛紛揣測,美方此舉是否意味著,杜林普已經背棄歐洲。英國廣播公司(BBC)邀請多名專家,分析跨大西洋關係將會有何變化。

自由的對話

“To me, this dialogue is very important because 25 years ago, when the peaceful revolution took place in the former GDR, this finally led to the fall of the Berlin Wall and enabled us to have a free dialogue. I think it’s also important here in China to have such a free dialogue.”
– German Chancellor Angela Merkel, speech at Tsinghua University in 2014

對我來說,這(人權)對話非常重要,因 25 年前,一場和平革命在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發生,終致柏林牆倒塌,並讓我們得以自由對話。我認為,在中國有這樣的自由對話也很重要。
- 德國總理默克爾(2014 年於清華大學發表之演辭)

默克爾值得勝出選舉,但可以做得更好?

默克爾因 2015 年接收大量難民的政策,有些人標籤她為「左膠」,殊不知默克爾所代表的基民盟屬中間偏右政黨。道聽途說者,還以為默克爾在難民政策進退失據,勢必大失民心。臨近選舉日,民調顯示基民盟支持度仍領先對手社民黨近 15%,連同電視辯論的表現,默克爾帶領基民盟再度勝出大選近乎毋庸置疑。最新一期「經濟學人」以「為何默克爾值得贏得德國選舉」為題,闡述一項項默克爾領導德國創下的驕人政績,如何成為默克爾的連任資本,同時痛陳其不足之處,寄望她能領導德國更上一層樓。

德國科研成就,默克爾之功?

德國於 9 月 24 日即將舉行大選,由現總理基民盟的默克爾,對決曾任歐盟議會會長的社民黨舒爾茨,民調顯示默克爾穩操勝券。默克爾成功俘虜的,還有德國科學家 ——「自然」期刊日前刊登社論稱許默克爾「值得連任德國總理」,基於她任內讓德國科研穩定進步。歐洲科學政策記者 Alison Abbott 就於刊內社評,闡述當代德國的政策,如何把德國聞名天下的科研傳統,發揚光大。

默克爾因何能掌德國 12 年?

德國聯邦議院以 393 票贊成,226 票反對,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而德國總理默克爾投的是反對票。 早於 2005 年,默克爾已表示:「男女婚姻與家庭是社會模範的中心,其他的生活模式不應受到可與之相比的憲制保障。」直到今次投票之前,默克爾表面上仍是反對通過議案,但呼籲黨員可憑良心投票。表明上是基民盟內部分裂,默克爾未有完全統領基民盟投票意向,實際卻是默克爾的權衡手段。「經濟學人」早前刊登文章,以默克爾處理同性婚姻議題的手法為例,剖析她連續 12 年來執政德國賴以成功的政治手腕。

文翠珊內閣:誰去跟歐盟講數?

文翠珊上任後首項「外交」事務,是向默克爾和奧朗德言明:我們定會脫歐,但需要時間。作為首相,她爭取了空間準備,但接下來與歐盟漫長的討價還價,還是要由脫歐事務大臣 David Davis(戴德偉)主理。這位將會主宰英國前途的白髮紳士,是何方神聖?

歡迎來到 Banksy 式名人壁畫村

保加利亞作為歐盟最窮國,生活於偏遠地區的村民尤為拮据,和其他東歐小村莊一樣,Staro Zhelezare 正因為人口老化問題而慢慢萎凋。藝術家 Ventzislav Piriankov 靈機一觸,用畫筆一支,帶領學生,「邀請」歷史英雄、政要、演員、科學家到村民家中做客,沾沾星光,吸引遊客到訪,挽救這個岌岌可危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