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挪威北極小鎮也成間諜戰場

A+A-
在挪威小鎮希爾克內斯,鎮長 Lena Bergeng 從辦公室窗戶望向對面街的俄羅斯領事館。 圖片來源:James BROOKS/AFP

俄烏戰爭爆發後,不但烏克蘭人「見疑即報」,人人嚴防間諜滲透,遠在北極圈的挪威海邊小鎮同樣鬼影幢幢。經濟學人集團雙月刊 1843 Magazine 專題報道,在俄羅斯與西方世界決裂的今日,鎮上居民常被情報人員要求從事高危任務,俄羅斯間諜線人也滲透當地,秘密監控官民一舉一動,令該鎮不經意淪為諜戰最前線。

挪威小鎮希爾克內斯(Kirkenes)只有 3,500 名居民,素來聞名的除了帝王蟹,還有間諜。皆因該鎮距離俄羅斯邊境只有 5 英里,附近更有俄軍基地,特別是北方艦隊總部,遂成為情報活動的中心。冷戰以來,當地人就經常捲入間諜戰。近年俄羅斯與西方交惡,小鎮又再「熱鬧」起來,成為北約監聽俄羅斯的重要據點。

事實上,由於希爾克內斯與俄羅斯關係密切,很多居民需要定期穿越邊境,因而被挪威情報人員看上,通過他們獲取俄方資訊。地方報章「獨立巴倫支觀察報」(Independent Barents Observer)編輯 Thomas Nilsen 直言:

在希爾克內斯,你總會認識從事軍事情報工作的人,可能是鄰居、朋友、體育俱樂部成員,或者幼稚園裡的家長。

前鎮長 Rune Rafaelsen 坦言,常有赴俄工作的居民到鎮長辦公室訴苦,埋怨被挪威情報官員提出高風險的要求,通常是利用居民的個人或商業聯繫,在俄國境內收集情報。案例之一是在俄羅斯摩爾曼斯克(Murmansk)設有辦事處的企業老闆,被挪威情報局(NIS)要求聘請一名情報人員到當地「工作」。

希爾克內斯邊境檢查員 Frode Berg 曾捲入挪威與俄羅斯的間諜戰。 圖片來源:James BROOKS/AFP

最轟動的個案則發生於 2014 年,希爾克內斯邊境檢查員 Frode Berg 即將退休之際,被情報官員要求把裝有 3,000 歐元現金的信件帶到俄羅斯,然後寄到莫斯科一個地址。任務看似簡單,Berg 便欣然接受,曾先後 6 次寄信到莫斯科,情報部門的要求卻愈來愈多,最後還要求他寄出一張記憶卡。

Berg 愈來愈抗拒,說好以後不再接任務,但就在 2017 年聖誕節前,他被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以間諜罪拘捕,監禁在臭名昭著的列福爾托沃監獄(Lefortovo Prison)。審訊期間,Berg 得知記憶卡載有潛艇軍事機密,收件人是一名在俄羅斯國營造船廠工作的雙重間諜。Berg 被囚 7 個月後,按交換囚犯協議獲釋,而當他回到挪威首都奧斯陸,聽到的第一句話來自某國防部官員:「歡迎回家,我們為你準備了 400 萬挪威克朗(約 296 萬港元)。」

「狼來了」無助識別真間諜

普京作為情報機關出身的領導人,怎可能錯過希爾克內斯的情報價值。Berg 受訪時便透露,在審訊過程得知 FSB 掌握鎮上所有動靜,如挪威情報官員的私生活,乃至官員家人的酗酒問題。其他不幸落網的居民,同樣驚詫於俄國對鎮上情報瞭如指掌,頓時人心惶惶。如今很多人生怕遭俄羅斯報復,不敢再為挪威情報部門工作。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鎮內氣氛更見詭異。Rafaelsen 透露,有經營跨境業務的居民被挪威情報人員問話後,憂慮會被 FSB 拘捕,於是不敢再度過境,徹底放棄原來的生意。反觀俄方在鎮上收買大量線人,除了挪威告密者,鎮上還有 350 名俄裔居民,現在全被視為可疑分子,不知是否有秘密任務在身。

今年播放的電視紀錄片 Skyggekrigen(意譯:影子戰爭),由北歐四國聯合製作,講述俄羅斯漁船與研究船的間諜活動,對希爾克內斯鎮同樣帶來衝擊。有如看過恐怖片的觀眾,在現實生活也變得疑神疑鬼。本來全鎮經濟依賴船隻維修與補給,但如今一般俄羅斯漁船靠岸,往往被視作威脅而非商機。

縱然提高警覺有助居民避險,但神經兮兮而不斷發出「狼來了」的謊報,只會削弱揭發真間諜的能力。目前當局尚未緝拿到真正的間諜,居民之間卻愈來愈難辨是敵是友。由複雜國際情勢所觸發的間諜戰,正在無意中破壞小鎮的社群關係與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