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康宇:最後的致意

A+A-

中秋節當晚,在倫敦和朋友小酌兩杯之後,徒步走到白金漢宮外圍,與成千上萬民眾對英女王作最後致意。女王過世,原先由當地香港人籌辦的中秋節社區團聚活動最後不了了之,網上的反應相當兩極:一方面有指香港人不應該在為期 10 日的全國悼念期間,舉行社交活動;另外,又有人指部分由英國當地人所舉行的週未娛樂節目都沒有改期,將中秋晚會取消是過大反應。

在華文知識分子的圈子,英女王過世亦引發了不少有趣討論:先有論者指香港人移民到英國是要追求民主,但支持以世襲制度維繫的英國王室,正是不民主的表現;又有評論員質疑香港人對英女王的崇拜只是戀殖的表現,認為香港人戀殖是不理性。因為大量歷史文獻和官方資料顯示,殖民地政府對香港的管治,大方向一直是以英國本土的利益為先。香港人戀殖,純粹是因為沒意識到自己被英國人出賣 —— 在 80 年代沒有讓香港人參與所謂「中英香港前途問題談判」,六四事件後不顧當年社會主流民意、堅持將香港主權移交中國等,都是沒有尊重港人意願的決定。

筆者不是政治學者,無法斷言君主立憲比民主共和那個更為優異,但我感興趣的,是為甚麼在主權移交 20 多年後,香港人對英女王依然愛戴擁護?透過悼念英女王,香港人想表達的訊息是甚麼?同樣的問題,也應該要問問在場的英國民眾,女王在位 70 年,英國所經歷的風風雨雨,對他們來講又有何意義?

曾有人打趣的講過,英國人衡量事物,是以可能會有多壞為基礎。當你問候一個英國人「今天過得甚樣」(How are you today?)的時候,一個常見的答案是「過得不太差」(Not too bad)。過得不太差,意思就是我知道可以更差,例如去郊遊最壞的情況就是遇上狂風雷暴,如果現在只是下毛毛細雨,就已經「Not too bad」。同樣道理,也許英國民眾心知政治險惡,明白到權力可以使人腐敗、政府可以演變成極權、人權法治可以在一夜間倒退,但這些在女王伊利沙白二世在位期間都沒有發生。

為此,望著滿地的鮮花和悼念卡,我對女王致上最後的敬意。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作者為英國劍橋大學社會學博士。曾於香港任職媒體公司及公關部門,對創意經濟發展略知一二。熱愛香港文化,深信香港能成為亞洲最有文化實力的國際大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