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大流行期間,休閒服飾在上班族中流行起來。避疫在家工作,不必再在衣著上費心,打工仔趨向穿上舒適的居家服或運動服裝,方便工作小休時鍛鍊、打掃或煮食。然而,當新工作模式大大改變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傾向,某些服裝企業便因而陷入危機。
服裝
|共10篇|
時裝界之疫:達爾文式淘汰正式開始?
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估計,全球有高達 3 分之 1 的時尚企業,包括時尚品牌和百貨公司,將無法度過難關。因為這個總值 2 兆 5 千億美元的產業中,包含著錯綜複雜的供應鏈,令當中的企業和員工無法獲得政府資金的緊急援助。
疫後發胖買新衫,時裝網店生意興隆?
凡事有失必有得,在武漢肺炎大流行之下,此話同樣準確。過去數週,美國實施封鎖令抗疫,人人被困家中,乾脆整天穿著運動褲,狂吃零食打發時間。結果他們失去了自由,卻得到了十幾磅脂肪。如今準備重新出門,襯衣勉強才扣起來,牛仔褲再也穿不下。即使多數人決心減肥,也非一時三刻辦得到。大碼服裝遂成這段過渡期的恩物,一些時裝公司在疫後反而生意興隆。
林喜兒:勇於創新的精神 —— 也來説説「小婦人」的服裝
Jacqueline Durran 就是要做到反映時代之餘,更要切合人物性格,同時令觀眾覺得這些衣服就是從她們的衣櫃找出來,而不是甚麼「戲服」。
唐明:奧斯卡獎趨向「國王的新衣」
今年的「小婦人」,只從畫面顔色上就面目模糊,各種最為老氣橫秋的深灰、暗褐、濁黃、泥綠、棉花糖的粉紅拼凑在一起,好像一團雪糕、牛油果、曲奇搗在一起的麵糊。
從創業神話到陷入內憂外患,Superdry 敗因何在?
運服外套和防風衣上的日文字「極度乾燥」,或令不少消費者受騙。其實全球連鎖時裝品牌 Superdry 初時是一個英國車特咸市集的小攤檔,亦曾是英國時裝界一個迅速成名的創業神話。不過成立 16 年後,隨著創辦人離巢,銷售策略混亂,業績低迷的「極度乾燥」,如今顯得「極度不堪」。
唐明:當端莊得體淪為可有可無
如果,我是說如果,這四個人都穿著漂亮精緻的復古套裝,好像倫敦和東京 Tweed Run 活動裡模仿維多利亞時代的那些男女老少,也在火車上扭打起來:踩掉了羊毛襪子,鬆開了絲綢領結,貼身剪裁的馬甲上的玳瑁釦子被扯掉,滾落一地,女士的天鵝絨裙子被撕開,帽子上的一撮羽毛在空中飛揚,那才叫震撼爆炸大新聞呢,不是嗎?
斯文「掃地」?日本藍領新制服 —— 西裝
西裝在日本,幾乎是白領工作的指定服。日劇男角們在辦公室裡,皆身穿筆挺西裝出鏡;而現實的日本街頭,亦不乏西裝骨骨的上班族。但在不久將來,日本的藍領人士,或亦會紛紛穿上西裝,如常地剪草、掃地,甚至搬運。東京的 Oasys 公司,正推出一系列適合勞力工作的西裝制服,旨在改變大眾一向對藍領工作的艱苦、骯髒及危險印象。
加大碼衣服就貴一點,值得支持的「肥胖稅」?
難道肥真的是錯?用更多布料,就要收更多錢?尺碼從來都是服裝業與女士的敏感話題,最近英國廣受歡迎的平民服裝連鎖店,被發現大尺碼衣服價格較高,惹來極大反響,更遭指責是強行對女性所實施的「肥胖稅」。
唐明:醜陋校服的罪與罰
校服的爭議還沒有完,反對的人認為校服禁錮兒童和青少年個性,是極權專制的表現,北歐、德國等文明先進的國家,已經有力證明不穿校服,學生也穿得很好,但這種情況只限北歐和德國,美國就不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