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詩敏:感染受眾,製造體育產業更大的力量

A+A-
「動向修頓 —— 體育運動用品及服裝專門店 X 球衣工房」開幕,由「#種子青年」介紹運動產品。 圖片來源:Southorn Direct 動向修頓/Facebook

盛夏天氣,熱得惱人,但為運動流汗水,仍然是一件樂事。轉眼又 8 月,東京奧運已經是 1 年前的事了。香港的體育或體育文化有自此脫胎換骨嗎?並不全然。不過,蛻變仍是在進行中,已經有不一樣的土壤了,能發出甚麼樣的芽,又能種出甚麼,還是要看造化。

今個夏季,難得疫情中稍有喘息,雖然體育活動未重返數年前的活躍水平,但這一段也頗有雨後春筍之感,至少不同單位也抓著「可以搞活動」的時機,陸續有所動作。

剛過去一週,筆者到過學校教班及分享 floorball,如旱地冰球或軟式曲棍球,也參與了 2 場活動,其中一場是在香港籃壇聖地,修頓場館舉行的「動向修頓 —— 體育運動用品及服裝專門店 X 球衣工房」開幕典禮。筆者接觸到前期小部分的推廣籌備工作,開幕禮當天,看到當初構思的「#種子青年」概念,由年輕設計師花心思放到活動的 T-shirt 上,便覺得饒有意思。

當時就是希望呼應「#種子青年」這個社企項目,激發並期待一班仍有不同可能的青年的潛能。這個社企名為「動向修頓」,是由民政事務總署「伙伴倡自強」社區協作計劃撥款資助開設,目的是提供運動產業的相關工作,幫助雙待青年投入社會,並透過學習零售及運動知識,累積面對挑戰的經驗及培養運動喜好。

筆者在上文寫到,香港體育處於一片可以讓它蛻變的新土壤,是最理想的嗎?仍有許多進步空間,但看到體育更多的可能終於萌芽,以及大家對這個可能的憧憬及信任,至少是一種進步。譬如這裡說到的社企項目,都是一個例子,運用到體育產業中的零售範疇,加強青年的能力,並以運動去感染對方,有望收到正面影響之餘,體育的產業亦由此擴大。

除了這場開幕典禮,筆者也為一場跟運動員到訪學校的活動擔任司儀,那亦是一場趣味和意義兼備的活動,有機會再分享。想起早陣子跟另外一些籌辦活動公司的朋友聊著,聽說這幾年下來,學校對於搞運動主題活動的提議,愈來愈歡迎。這些都是對於體育價值的認同,以及體育文化發展上的進步。

體育可以是志業,也可以是興趣,亦可以是媒介。有時候未必是希望直接感染受眾參與某種運動,但是能間接地以體育作為渠道,變出不同的可能,借體育產業自身的力,製造這個產業更大的力量。

當然,話說起來總是可以容易又鏗鏘,但事情啟動以後,怎樣執行細節、如何持之以恆、是否可以保持初心,都是考驗。誠如我在這些活動中,聽到運動員帶出的訊息,包括:「大膽去嘗試,不要怕蝕底」、「不是等有機會才去努力,可能是努力了才有機會」、「不要怕等待」…… 許多時候,過來人談起體育會雲淡風輕,但其實都是有血有肉,並值得細味的智慧。最後,筆者想與大家互勉,香港人要繼續發揮創意,不要被既定的印象局限;體育亦然,我們值得拭目以待。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讀社會學的多棲體育人,媒體和企劃創作人,體育節目主持兼旁述、司儀,曾主持 2020 東京奧運直播和其他不同節目及活動;軟式曲棍球員,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碩士(媒體、文化及創意城市),亦從事文字工作,兼任講師;相信文字,忠於創作,熱衷於遊歷。帶著「漫遊者」的目光,跟大家用不同角度認識體育,也從體育走出去探看世界。

關於曾詩敏:www.tsangsm-vien.com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sangsm.v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