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的爭議沒完沒了:反對的人認為校服禁錮兒童和青少年個性,是極權專制的表現,北歐、德國等文明先進的國家,已經有力證明不穿校服,學生也很自律守紀,但這種情況只限北歐和德國,美國就不見得。
美國的青春電影令人反感的其中一個特點,就是學生穿著極其隨意,好像剛下睡床一樣,乃至到處瀰漫著懶洋洋的氣氛,極端不利於自制力差的人。好笑的是,學生千篇一律的連帽衫、牛仔褲或牛仔裙,格子襯衫,難道不也是另一種約定俗成的校服,有甚麼個性可言?
醜陋的服裝有磨蝕人心的效應。比起美國學生的散漫,更醜的是中國學生的校服。
中國的校服特別醜,並不是無意識的決定,而是政治立場的結果。看看民國的老照片就知道,中國校服也曾有過端莊素雅的時候,但這些照片主要出自大城市的教會學校,教會被新中國掃地出門之後,修女神父包括中國士大夫的品味當然也「無得留低」,在階級仇恨的大氣候底下,審美遭到徹底毀滅,只剩下所謂「老三樣,老三色」:三樣是中山裝、軍便服、人民裝;三色是藍綠灰,即所謂的「藍蟻時代」—— 吶喊人人平等的口號一族,不知道會不會贊成這種絕對平等。
80 年代中國在廢墟上重建,當然無法避免審美斷層的大問題,打開國門的瞬間中國人瘋狂陷入西方「自由化」潮流,像電影「芳華」裡偷穿牛仔褲的一幕,但是學生該穿甚麼呢?當時也曾有人提議採納藍白相襯的海軍服,但這個款式永遠走不出英國、日本等帝國海軍的陰影,注定不能實行。只有向蘇聯「修正主義」偷師:白襯衫變成校服的基礎,搭配深色褲子或裙子。
不知道是白襯衫太端莊,太過 refreshing,這種校服堪如禮服,只有在校慶、節日或者運動會的時候,學校才要求學生穿校服,以示隆重其事。可想而知,這種校服的範圍走不出一線城市,更不要說農村,因為好的服裝需要悉心打理,尤其是常保白襯衫潔白如新,羊毛的褲子或裙子要乾洗熨燙 —— 英國伊頓學生的校服,都有宿舍的褓母專門收集清理,但這種服務多少學生能享受得到?廉價方便,耐髒耐穿,才是中國校服最主要的考慮。
與此同時,中國運動員在洛杉磯奧運會嶄露頭角,運動員突然扛起了洗刷民族屈辱的重任,而這一回「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了,當著全世界的面站在領獎台上,運動員成為中國的 Marvel 英雄,運動服因此成了中國校服的 Prototype 。
當然,好的運動服也不便宜,看看今天大城市運動品牌的價格,針對的都是高薪中產階級,在 80 年代的中國,一套梅花牌運動服抵得上普通人的月薪,不過,偉大的 Polyester 降臨了,但 Polyester 要和其他材料混合,才能產生基本舒適和柔順的感覺,但這一切在貧窮面前總是要低頭的,最致命的問題是,中國的校服不求合身,而是沿襲勞動人民「艱苦樸素」的傳統:「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而 Polyester 穿 10 年絕對不會爛,我懷疑一千年也不會爛,看看馬王堆出土的帛書、帛畫!
因此,中國式校服但求長期耐穿,夏天單穿,冬天外用,四季能穿,最好能從小一穿到小六。
但衣不稱身,後果也很嚴重,因為沒有形象可言。即使年紀小,即使地位低,也不等於不需要形象,一身醜陋寬鬆不合身的校服,導致「衣無衣相」,自然也就坐無坐相,站無站相,毫無姿態可言。
衣服是皮毛,姿態是骨肉,最終都會影響精神。醜陋的衣服,鬆垮的姿態,又怎麼可能培育健美的精神?但好的校服也遭到中國家長的反對,據說南京有學校曾經想把運動服換成西裝配短裙,但是家長認為這樣會令學生過早產生「性的自覺」,變得專注外表,荒廢學業。可悲的是,好看的校服因此成為少數頂尖名校的專利和特權,又走回英國 Public school 的舊路,結果是那些 posh kids 不但有智商的自信,還有外表的自信。
整齊劃一的校服象徵極權壓迫,會束縛個性自由成長?簡直是廢話,這個世界只有太多隨風搖擺的野草,能有多少參天喬木?缺乏紀律規範的放任自由,最後造就的是人才還是甚麼東西,請捫心自問吧。
校服沒有罪,但醜陋的校服絕對有罪,因為醜陋會產生連鎖反應,醜陋令人喪失自信,還會自暴自棄,對身邊的環境產生厭惡甚至仇視,而這不需要心理學家的認證。如果好學校和壞學校的校服相差無幾的時候,而有的學生還是舉止猥瑣,粗言穢語,沒有自信,毫無姿態,除了怪自己,還能怪誰?
在享受到科技威力和好處的今天,醜陋的校服已經用完藉口了:因為廉價不等於醜,也不等於不舒適,如果還有醜陋的校服,那反映的完全是內在問題。
當然,無論校服有多美,也不能治理人性陰暗醜陋的一面,外表、智商、天份的分配,老天從來不會公平起見。但是在學校的規矩制度面前,大家是平等的,在學做人的初步階段,機會是均等的。將校服穿出少年的精神和氣質,是學生時代最起碼可以做好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