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

|共207篇|

安倍經濟學即將失靈?

日本今年 3 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扣除生鮮食品,綜合指數比去年同月上升 0.4%,與 2 月的 0.6% 相比,升幅又顯趨緩;另一方面,扣除物價影響,跟去年同月相比,4 月的實質工資減少了 1%。現狀看來,薪資的增長幅度仍較物價上升緩慢。這意味著,安倍經濟學距離成功還很遙遠。

出口轉內銷?中國陷入經濟衰退惡性循環

2 月 20 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於英國「金融時報」撰文指,武漢肺炎為國內經濟帶來的衰退壓力,不會持續太久,預計在強勁的經濟及靈活政策調整支持下,將於疫情受控後迅速恢復。照此說法,既然中國官方一個月前已宣稱「國內疫情已受控」,則經濟應見復甦之勢。不過「日經亞洲評論 」文章認為,中國經濟已陷入惡性循環。

5 個有關聖誕禮物的殘酷事實

聖誕節代表著一場接一場的飯局酒局、派對、不斷購物以獲得快樂的時刻。為了快樂,即使深知地球將要付出重大代價,人們仍然堅持購買禮物。世界經濟論壇引述數據,指出消費者如何在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中,被沖昏頭腦及作出龐大花費。

把信念化成金錢:美國的「紅藍」經濟圈

社會愈趨分化,「杯葛戰」便愈熱烈。香港有「黃藍」消費圈,美國也有「紅藍」經濟圈:Wrangler 和 Levi’s 同為美國著名牛仔品牌,近年因關注不同社會議題,掀起兩極化的消費選擇。前者被共和派(紅)擁護,後者受民主派(藍)支持,戰線更延伸至其他行業。

二手貨,中國人要爆買了

過去,中國人一般不愛購買二手貨。彭博專欄作家 Adam Minter 近日發表的文章則指,鑑於債務水平上升、物價上漲及貿易戰影響,中國消費者持續強勢 30 年之久的購買力已疲憊不堪。二手貨市場成為中國現時經濟衰退下,少見出現顯著增長的領域。中國一手零售商現時陷入困境,但對二手貨市場來說,卻是一道福音。

【Soul Monday】拒買玩具,專注親子相處時光

上網購物太容易,令人一不小心就花掉「冤枉錢」,買一堆中看不中用的商品。近年有不少人意識到這個問題,並發起網上主題標籤活動,像 #NoBuyYear、#NoSpendChallenge 等,承諾停止購物,及堅持使用已有的東西。近日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一位正兌現承諾的母親,她發現此舉的意外收獲,是為家中孩子創造出更難忘的回憶。

「他媽的錢」:韓國年輕人的消費現象

工資永遠追不上開支,買樓只是夢想,唯有偶爾揮霍一下當作自我獎勵,相信這是不少人的生活態度。在韓國年輕人之間,亦有類似的消費文化,並衍生出流行用語「他媽的錢」。此詞早見於 2016 年,指的是「藉著某項不必要的開銷,助人渡過艱苦的一天」,既然前景黯淡未明,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