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公仔機何以成為潮流?

A+A-

遍佈台灣各個夜市的夾公仔機風潮最近再次滲透香港,不少人視之為投資良機,在香港各處設立夾公仔機無人商店,更有人因此誤墮騙局,得不償失。到底夾公仔機何以成為潮流

台灣一般的夾公仔店擁有約 30 部機器,店家將機器逐一租予租戶,由租戶安排自行安排機器內獎品。獎品層出不窮,除了毛公仔,更有蔬菜、風筒甚至內衣。

在公館夜市租下數台夾公仔機的 Dennis Zhao 說:「人們通常先以毛公仔作獎品,因為那最容易夾中;之後便會替換為更具挑戰性的獎品,以此留住玩家。」26 歲的台北教師 Besu Yumin 表示:「我見過最奇怪的獎品是裸體公仔。」他認為並不恰當,因為不少小朋友流連這些場所。

根據中華民國財政部數據,全國的夾公仔商舖在過去兩年間上升達 3 倍,數量之多堪比台灣無處不在的便利商店。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的會議中,民進黨委員江永昌指,超過 10 萬人從逾 1 萬家夾公仔商舖獲利。夾公仔機成為台灣娛樂產業中的最大稅收源之一,中華民國中央銀行甚至因此在 2019 年度發行更多 10 元硬幣,以回應需求。

為何夾公仔機的風氣在台灣有增無減?台灣民眾工資停滯不前,平均時薪只有 150 元台幣(約 38 港元),有台灣媒體猜測,年青人與打工仔將夾公仔機視為明智的投資方式,希望借低風險的夾公仔機帶來穩定現金流。

一般來說,夾公仔機店店主將約 30 部機器以台幣 5,000 元(約 1,290 港元)一個月出租,每月合計可得盈利約台幣 150,000 元(約 38,600 港元),不到一年便可達到收支平衡;另一邊廂,租戶只需付出台幣 5,000 元,無需初創成本或間接費用,便可從中牟利。「南華早報」引述報道形容:「當台灣人的薪酬無法追上生活成本,玩家將夾公仔機視為低成本娛樂,而夾公仔機投資者則視之為有效的投資。」

夾公仔機行業同時亦惹爭議。2018 年 11 月,台灣警方拘捕新北市一名男子,涉嫌在夾公仔機內販售活體蝦蟹;2017 年 12 月,新北市一家夾公仔機商店管理人員安排比堅尼女郎進入機內以作招徠。其中最惹人爭議的,還是商家非法操控機器:機器的抓太鬆,無法夾起獎品,或在抓起的一刻立即鬆開。

台灣媒體報道指,有人每個月花費 4,000 至 5,000 台幣(約 1,030 至 1,290 港元)玩夾公仔機,金額達一個家庭每月膳食花費的一半。又有報道指學生將自己的早餐費全花在夾公仔機上,引起立法委員討論。6 月 12 日,桃園市通過「自助選物販賣事業管理自治條例」草案的二三讀,禁止業界在高中、初中與小學的 50 米範圍內開設夾公仔商店。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最新的調查報告指,70% 夾公仔商店涉售賣冒牌貨品,或違犯至少 7 條相關法例,而大部分商店仍開設在學校的 100 米範圍內。

而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精神科主任張俊鴻醫師則認為,夾公仔機的成癮風險值得關注,並指不少人因為沉迷夾公仔而影響日常工作與生活,需要尋求專業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