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香港開拓經濟圈新結構

A+A-
圖片來源:Anthony Kwan/Getty Images

香港特區在林鄭領導下,聖誕消費經濟果然大受打擊。

中國主動以政治理由打擊國泰航空。國泰是香港經濟表現的旗艦,當初以為兩成中國航線,加上國航股票持股 3 成,中國以任何理由政治打擊時會三思而躊躇。

然而在中國眼中,即使「香港航空」那 4 成中信或海南航空的股份,也國企資金的一部分,經濟亦要服從政治利益,何況海航再大也大不過中石油、中海油、中國電訊等加起來的營業額。

「香港航空」一樣是中資擁有,遇到危機,中國拒絕拯救。證明太古當初跌了眼鏡。

澳洲航空公司也表示香港局勢令公司業務減少 2,500 萬澳元。

然後是大量國際酒店連鎖企業。美資的 Marriott 大概可以撐住。最新加入酒店市場的 Ovolo 三個月來營業額下跌 4 成。只 8 月份,香港零售業下跌 4 分 1,聖誕新年可想而知。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不斷重複止暴制亂、挽救經濟之類的空話,但他與林鄭的內閣拿不出任何方向性的政策。

特區政府格局太低、眼界太小、能力太有限,此際香港「死到臨頭」的關頭還只想到派錢或考慮派發所謂優惠券。即使派錢,那四千元的笑話在李嘉誠基金十億賑災小商戶的效率之下,在國際面前一再展示其執政能力真相。

但窮則變,變則通,香港百年來就是自由經濟城市,民間發揮自由市場自救的能力,倡導「黃色經濟圈」,此經濟圈原來消費金額高達千億,以年輕人和中產為主。

全球密切注視,香港除了 6 月逆權的黑天鵝風暴,還如何為 21 世紀平權抗爭走出一個新的經濟結構。

幾年前,美國有人提出生活消費可否完全不用「中國製造」,香港似乎在為此新世界大趨勢做實驗的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