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緩生產是拯救地球良方,還是烏托邦異想?

A+A-
5 月 12 日,英國群眾在母親節展開示威,爭取關注氣候變化。 資料來源:路透社

自今年初,全球各地分別出現示威行動,促請政府正視氣候問題帶來的全球危機。環境污染從不是新事,但就解決方法而言,提倡減少工作與消費,國家減緩經濟發展的「去增長運動(Degrowth Movement)」,則是個新概念。

1972 年,麻省理工學院的團隊發表「增長的極限(Limits To Growth)」報告,預計人類文明、經濟與人口持續發展之下的結果。當時的發現已成今日的老生常談:有限的地球資源無法支持無限的增長,不可再生能源終將耗盡。

1972 年由麻省理工學院團隊發佈的「增長的極限」封面。

現今的「去增長運動」則植根於法國。千禧年代初,南巴黎大學(University of Paris-Sud)經濟人類學教授 Serge Latouche 向「增長的極限」報告致敬,並延伸其中的概念,於月報 Le Monde Diplomatique 撰寫有關去增長的文章。「去增長」這個新概念提出一個更大的問題:當所有經濟及政治結構皆建基於增長,人要如何限制增長?在經濟萎縮的環境下,如何組織一個高水平的人類社會?

至今,「去增長」一詞已成熱門詞彙,支持者來自環保學家、左翼分子、民主社會活躍分子等。他們認為「後增長世界(Post-growth world)」可顛覆人對成功與幸褔的看法,從而解決長久而來的經濟、社會不平等問題,同時拯救地球。2018 年,238 位學者聯署並在「衛報」刊登文章,希望社會認真考慮以後增長模式規劃未來。

曾撰寫 Degrowth 一書、來自巴塞隆拿自治大學(The 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Barcelona)的環境科學家及政治生態學家 Giorgos Kallis 認為,國家的經濟模式一直以追求增長為目標,當務之急不是緊急剎停所有經濟活動,而是重設對整個經濟體系的看法,務求在減緩經濟增長時,不致造成嚴重破壞。

「去增長」支持者認為,減少消耗物質與能源會令經濟收縮,其後應將現有財富重新分配,將原本的物質社會轉化成以簡單生活、無酬工作與活動為基調的社會。當人擁有的物質愈來愈少,他們將更依賴公共服務。若人不需要在健保、房屋、教育、交通等方面花錢,他們自然不需要追求賺更多的錢。一些支持者甚至提倡以全民收入來換取更短的工作週。

透過減少購物,我們或可以一嚐「去增長」式生活,但長久而言,若無公共服務的支撐,社會整體始終難以達到「去增長」。貿然減少工作與賺錢、減少物質使用都會對生活素質造成負面影響。

批評聲音指「去增長」運動是空論多於實務,經濟萎縮不能完全抑制碳排放,更可能加重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麻省大學阿默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經濟系教授 Robert Pollin,認同國民生產總值下降對環境難有直接幫助,但重申「去增長」的重點除了減緩經濟,更需要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保護環境之餘同時創造職位,將原本從事不可再生能源行業的工人妥善移轉到新能源行業發展。

對 Pollin 來說,「去增長」是改善氣候問題的根本辦法。「若認真看待氣候科學,便會發現我們只有數十年以作出重大改變。無論我喜不喜歡也好,到那時候資本主義也不可能被推翻。」

美國人會願意追隨「去增長」模式嗎?最新的耶魯大學氣候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美國人同意保護環境比經濟增長更重要。「去增長」組織「DegrowUS」成員兼佛蒙特大學(University of Vermont)自然資源學博士學生 Sam Bliss,以鼓勵美國人清理雜物而大熱的近藤麻理惠為例,指她的走紅,反映世人開始察覺到目前的生活過於物質化。「去增長」未必是最有效減低環境污染的方式,但它有助令人重新思考,如何量度個人乃至社會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