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

|共207篇|

從東京移居度假勝地,日本人追求「心靈盈餘」更勝物質富裕?

1960 年代,東京第一次舉辦奧運。瀨戶內海的淡路島上,許多初中畢業生正站在港口碼頭、車站的月台前,流下依依不捨的眼淚。他們離鄉背井,只為了前往大都市,到巷弄裡的小工廠或商店等就職。儘管愁容滿面地橫渡瀨戶內海,心中卻是充滿著對未來優渥生活的期待。當年的淡路島長年人口持續外流,如今在半個多世紀之後,卻發生了前所未見的變化。

東奧過後,日本極簡主義興起?

相較於第一次東奧舉辦時,日本正進入高度增長期的 1964 年,二次東奧時的日本,正值經濟成熟期的 2021 年。兩個完全不同的時代,日本都獲得了舉辦奧運與殘障奧運的機會,甚至二度舉辦之際,碰上足以動搖固有價值的疫情。唯有開始思考今後日本應該追求的根本目標,才可能讓本屆奧運的舉辦更具意義。

串流大行其道,韓國唱片卻愈賣愈多?

串流普及以後,CD 幾乎淪為「化石」。但在南韓,自 2016 年起唱片愈賣愈多。銷量榜營運商 Hanteo Global 的最新報告指出,今年首 6 個月 CD 的銷售量比去年同期增加 34.25%。這歸功於 K-pop 熱潮,以及其追星文化 —— 買碟就要買複數。因為偶像的名氣,以及對偶像的熱愛,均要用數字來衡量。

疫情引爆「Baby Shock」,日本少子化危機加速 18 年

戀愛停止,已經導致相關旅遊設施的遊客數減少,讓各個飽受疫情摧殘的產業,進一步遭受情侶消失的打擊。然而,如果整個日本「開始談戀愛」的人口真正減少了,迫使少子化比預期更加速發生,不只是日本一大社會問題,對於日本經濟的影響也遠遠不止於此。

退訂 Coupang:韓版亞馬遜為何淪為眾矢之的?

被喻為韓版亞馬遜的 Coupang 在今年初於美國上市,創辦人金範錫成為新興億萬富翁,其「哈佛輟學再創業」的事跡,更為世人津津樂道。但在上週六,「退訂 Coupang」登上韓國 Twitter 實時熱門話題首位,相關帖文超過 10 萬則,其他社交媒體也有類似情況。這波杯葛浪潮源於一場大火,但這間全國最大電商的非人道職場,其實早已燃起年青人的怒火。

「免費試用」的魔力:為何我們總是難以抗拒?

從護膚品到串流平台,均愛以「免費試用」作為招徠,強調合則續不合則退。而即使未有親身經歷,也肯定曾眼聞目堵,這些產品或服務,往往是易購難退「Cut 唔到」,或被收取額外費用,我們仍會鬼迷心竅,忍不住刷卡付錢。「免費試用」到底有何魔力,讓消費者難以抗拒,一次又一次中計?

語音指令,印度網購的新出路?

在人口多達 13 億的印度,有 22 種官方認可語言,加上數以百計的方言,日常溝通已甚困難。有調查發現,雖然印度網民數量急增,但 6 成人基於語言障礙,包括難以用英語鍵盤輸入本地語言,因而未有網購。於是,支援多種本土語言的電子商務平台 Niki,在當地應運而生。

長紅 55 年,扭蛋業將迎來第四波熱潮?

扭蛋這種小玩意,雖然源於美國,但在 1965 年傳入日本以後,才在當地發揚光大,風靡男女老幼至今。相關市場規模現已達 400 億日元,每月約有 300 種新系列面世,即使疫症爆發,行情依舊暢旺,甚至有望迎來第四波熱潮。到底小小的塑膠蛋內,蘊含了甚麼魅力,可以歷久不衰?

【Soul Monday】以換物代替購物,多了友誼少了浪費

貪新忘舊乃人之常情,你我家裡或多或少總有些重複購買或棄之可惜的東西。為令它們能再度派上用場,一群美國人開設名為 Buy Nothing 的 Facebook 群組,讓鄰里間可以交換物件,或是免費各取所需。這股熱潮更登陸澳洲,當地湧現數千個同類專頁,推動社區交流及零廢生活。

【疫下聖誕】「病毒學家」比胡桃夾子更受歡迎

武肺疫情下的聖誕節,歐洲各地的聖誕市集也被迫關閉,傳統木製胡桃夾子整齊排列在攤檔的光景不再。對德國薩克遜(Saxony)厄爾士山脈(Erzgebirge)木製玩具及裝飾品生產商來說,這原本是最重要的銷售季節。如今失卻遊客,更失卻實體銷售渠道,逆境下,業者唯有用奇招應對。

購物者的定心丸 —— 分期付款

早買早享受,但口袋銀根短缺,是否只能使用信用卡?最近,美國年輕消費者開始選擇分期支付平台,無論消費金額多少,均可直接綁定現金扣帳卡逐期免息還款。在疫情不明朗下,消費者花錢愈趨謹慎,「Buy-now, pay-later」有助減輕其購物時即時付款的壓力,令他們更樂於消費。

Neo:錢的盡頭是愛情的開始 —— 談戀愛前,先來講錢

這套劇就是如此現實,貼地得讓人忘了這是戀愛劇。尤其是中段一場為猿渡而辦的歡迎會,後輩板垣平日省吃儉用,只為存錢養家還學債,卻被上司抓來自費應酬,偏偏還是兩小時任飲,而自己卻不會喝酒,怎樣想都只覺虧,可是又不好拒絕。相信每個不愛交際的打工仔,看到這裡肯定大有共鳴。

【抵制日貨】口說堅決罷買,實則選擇性抵制?

去年日本對韓國限制半導體材料出口,韓國網民遂發起抵制日貨運動反擊。日本製?不買;日本菜?不吃;遊日本?不去。一年過去,有民調指 75% 受訪韓人表示仍然「No Japan」,愛國情操之高似乎無庸置疑。但是「中央日報」發現,部分日本品牌在韓盈利不減反增,揭露罷買運動僅針對特定商品或企業,亦即是「選擇性抵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