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是個微妙的時機,每當臨近,總有幾個老是常出現的現象:先有危機,再有商機,今年又會有何發展?
距離杜拜 COP28 氣候峰會還有不足 10 天,愈來愈多報告及研究出台。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表示,2023 年是歷史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而按照現時趨勢,現在全球暖化問題完全跟不上「巴黎協議」的目標,而更可怕的是,到了本世紀末,全球溫度上升將會邁向攝氏 2.9 度。
根據聯合國環境署報告指出,2021 年至 2022 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了 1.2%,達到相當於 574 億噸二氧化碳的新高峰。如果要做到「巴黎協議」的目標,到 2030 年則需要減排 140 億噸或 28%,才能將升溫控制在攝氏 2 度之內,而要達到攝氏 1.5 度的閾值,更需要減排 40% 以上,即 220 億噸。
造成氣候危機的一個主因,就是厄爾尼諾現象。而 WMO 就預計,厄爾尼諾現象變暖的氣候模式將至少持續到 2024 年 4 月,這會導致氣溫進一步飆升,而隨著這些天氣事件變得更加強烈,有投行就認為這個主題將在未來 3 至 6 個月繼續推動股市表現分化。
事實上,厄爾尼諾現象會帶來長遠的影響,比如現時上游的影響正滲透到各個產業和供應鏈。一個很有趣的例子是,佔全球貿易量 3% 的航運路線巴拿馬運河,因受到極端天氣如乾旱的影響,首次將過境船隻數量從每天 36 艘減少到每天 32 艘,並打算將過境點減少至每天 25 趟,預計 2 月再進一步減少至 18 趟。大摩分析員估計,這將進一步加劇與氣候轉型相關的全球貿易成本上升,即對貨櫃運輸的供需平衡產生長期的結構性影響,區域航線將會增加,而對最大船舶的需求可能會減少。
另一方面,若把目光放得短視一點,也可以留意這陣子的碳權價格,畢竟在過去兩年的 COP 期間,歐盟碳價都錄得一段升幅,COP26、COP27 皆如是。這是因為世界各地碳權價格一直受政策影響,每當有這類大型氣候會議、政策蘊釀出台,一來市場或會透過憧憬調控氣候政策以炒作碳價,二來政策落實後也確實會改變供求關係,這自然會造成碳權價值的質變。
但正如人類一貫「今朝有酒今朝醉」立場,雖然氣候危機愈逼愈近,資本市場似乎身體很誠實。彭博研究數據顯示,連續 10 年錄得淨流入後,今年 ESG 相關的 ETF 已錄得前所未有的 77 億美元淨流出。不過若抱著一個更長遠目光,ESG 投資或氣候投資的上升趨勢基本上不可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