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科研成就,默克爾之功?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德國於 9 月 24 日即將舉行大選,由現任總理基民盟(CDU)的默克爾,對決曾任歐盟議會會長的社民黨(SPD)舒爾茨(Martin Schulz),民調顯示默克爾穩操勝券。默克爾成功俘虜的,還有德國科學家。「自然」期刊日前就刊登社論稱許默克爾「值得連任德國總理」,基於她任內讓德國科研穩定進步。同日「自然」期刊歐洲科學政策記者 Alison Abbott 闡述當代德國的政策,如何把德國聞名天下的科研傳統,發揚光大。

默克爾本身是物理學家,於萊比錫大學取得物理化學博士學位,長時間在研究院浸淫,這些經驗無疑讓她了解研究機關的運作與困難。Abbott 認為在默克爾的把關下,德國在可再生能源和氣候領域保持世界領先地位,保證了相關基礎研究的支持,對其他行業的影響力也在增長。在近 10 年的全球金融動盪之中,默克爾政府一直持續穩定地增加科學預算,激發大學之間的學術競爭,同時加強了該國公共資助研究機構的合作。德國吸引了眾多年輕的外國科學家到此做研究,自 2006 到 2014 年,德國大學的外國年輕科研學者數目增長逾倍

德國獨有的公共資助科研組織分為五個支柱:大學與 4 個獨特的研究機構,每個都以德國歷史上的科學巨人命名。自 1949 年起,聯邦政府與各州邦負擔和分配研究預算,各州則需為自己的大學提供資金。

西德在二戰後的「德國經濟奇蹟」為國家科研奠定財政基石,即使兩德合併曾挫經濟,但德國政界對科研仍是不離不棄。直至 2015 年,德國政府對於各科研組織及德國科學基金會的支持額,仍每年增加 5%。其後於新條約下,直至 2020 年,科研資助亦會維持 3% 的增幅。

2005 年德國聯邦政府推出了「卓越計劃」(Excellence Initiative),遴選大學成為「精英大學」,鼓勵以研究質量爭取額外科研資源。除了大學層面,計劃亦設立「精英研究群」,鼓勵研究機構和其他研究院的科學家相互合作。至今聯邦政府已向該計劃投入了 46 億歐元(約 433 億港元),共有 14 所大學在各個方面贏得了「精英」地位,而這地位並非終生制,旨在促進大學從競爭中進步。默克爾政府亦提出了允許聯邦政府直接資助大學研究的制度,允許大學提供高薪以吸引和保留出色的科學家。

假如以國際排名檢討成果的話,德國近年成績斐然。2005 年,只有 9 所德國大學於「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前 200 位,現在則有 22 所。德國論文的影響力(影響因子計)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 45%。於 2015 年,德國得到了 20% 歐洲專利,在美國專利局發出的專利數目中,德國排列第 4(美國、日本、韓國佔據頭 3 名)。

可是,有批評指德國對於外國科學家尚未完全開放。德國聯邦設有「科學臨時就業法」(The Act of Academic Fixed-Term Contract),連同就讀博士學位的年期,外國科研人員不得在科學領域工作超過 12 年,除非取得了永久職位。在永久職位不足下,意味著許多外國科研人員要不是放棄科研,要不就要離開德國。「自然」期刊社論稱:「如果德國要在科研領域更進一步,放寬對科學家的簽證要求和獎勵有才華的德國移民,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