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分子

|共80篇|

倫敦橋恐襲給英國的反恐啟示

英國三個月內發生三宗恐襲,造成過百死傷,令國民質疑當局的反恐能力。英媒分析,倫敦橋恐襲融會兩種西方恐襲的傾向 —— 專挑平民下手及採取自製技術,曝露英國國防的漏洞。但文翠珊過去大幅削減警方預算,被指造成保安缺口,如今她說加強警力,又是否救國良策?英美專家持不同意見。

Live Norish:恐襲防不勝防 瑞典開放邊境惹禍?

這一年間,瑞典不時傳出恐襲消息。就在上周五(4 月 7 日),美國總統杜林普的預言靈驗了,瑞典斯德哥爾摩下午發生恐襲,一輪貨車高速行駛,先剷上皇后街(Drottninggatan)的行人路衝向人群,再撞入一家百貨公司,至少造成 4 死 15 傷。瑞典首相勒文(Stefan Lofven)事後對傳媒說道:「恐怖份子永遠不能擊倒瑞典。」到底這番話能否助瑞典人走出恐襲陰雲,回復正常生活呢?

倫敦恐襲為何防不勝防?

英國脫歐前路未卜,倫敦就遭受恐襲,造成四死數十傷,其中一個行兇地點,更在國會範圍之內,形同直擊國家心臟。有分析認為,英府日防夜防,兇徒仍能對倫敦施襲,是曾任內政大臣的首相文翠珊之過,部份國會議員則批評,是次恐襲本可預防,惟國會保安存在漏洞,致令恐怖份子有機可乘。

如何制止孤狼式恐襲?

近年歐美發生一連串「孤狼」(lone wolf)恐襲--不受組織指揮,自發施襲--人心惶惶之下,國土安全變成社會重大議題,催生正反回應,積極重塑政治光譜。孤狼未必有跡可尋,突然發難,固然不可能杜絕,但亦不表示政府對其無計可施。美國外交事務教授 Daniel Byman 分析孤狼今昔策略,並提出多項建議,從各方面打擊獨行恐怖分子。

陶傑:活在反恐時代

一名來自威爾斯的穆斯林教師,隨一個英國遊學團訪問美國,哪知在冰島轉機時,遭到美國入境處「隨機抽樣」調查,發現他留有鬍子,膚色偏暗,貌似中東恐怖分子,不怕一萬,只怕萬一,航空公司地勤人員通知:奉美國政府命,不准登機。

美國人的恐懼邏輯

杜林普下達 90 日旅遊禁令,禁止 7 個回教國家移民入境,聲稱目的在於隔絕外國恐怖分子,維護美國本土安全,但近 40 年來美國恐襲案中,並無一宗涉及該 7 國移民,反而國民牽涉 911 襲擊的沙特、埃及、阿聯酋及黎巴嫩卻不在名單之列。而據統計,美國 2005 年至 2015 年間恐襲致死者有 94 人,槍殺案則造成 30 萬餘人遇害,但美國人似乎對恐怖分子比槍擊狂徒更敏感,甚至不怕槍械,只怕管制槍械。恐懼如此不切合事實統計,背後是一套甚麼邏輯?

全美領袖覆亡,誰接替總統一職?

想像以下畫面:適逢美國年度國情咨文,總統正於國會山莊演說,振振有詞地分析國情,闡述國策。山莊內,全美政治風雲人物齊集、星光熠熠,內閣大臣、最高法院大法官、軍部參謀、參眾兩院議員濟濟一堂,靜聽總統一字一句。忽然,恐襲發生,國會倒塌,火光熊熊,全人罹難。這時候,誰該接替總統一職,帶領國家渡過難關?

如果宗教是一門生意

宗教從來自成一角,神聖不可侵犯(例如,書局不可將聖經分類為小說);挪威經濟學家 Torkel Brekke 卻敢冒不韙,開宗明義視宗教為一門生意。新作「信仰經濟學」(Faithonomics)以經濟活動解構宗教角色,注定遺漏心理層面,但獨特視角提出不少創見,現時宗教衝突無日無之,也許值得國際社會參考。

破壞文物要坐 30 年監

海牙國際刑事法庭指控一名伊斯蘭激進份子蓄意破壞中西非歷史古城廷巴克圖(Timbuktu)內的歷史建築,該位名為 Ahmad al-Faqi al-Mahdi 的被告承認控罪。案件成為在國際刑事法庭例以破壞文物罪名起訴並獲勝的首宗案例。弱弱一問,那些在歷史古蹟灑尿留糞,刻上以任何語言寫成的「到此一遊」的類人類,也會被檢椌嗎?

恐怖分子屍首如何處理?

回教恐怖分子死後,屍體處理十分尷尬,假如按其宗教儀式落葬(例如 2015 年加州槍擊案兇手),似乎正合宗教狂熱分子之意,或會鼓勵更多同類恐襲;若果隨便丟棄屍首,又有組織批評違反人權。各國如何處理恐怖分子的身後事?

又愛又恨的巴勒斯坦偷渡者

處於突襲恐懼下,適逢 6 月 8 至 29 日是伊斯蘭教的齋戒月(Ramadan),巴勒斯坦人的入境問題倍受防恐人員關注。以色列國防部已撤銷了齋戒期間近 8.3 萬巴勒斯坦人的入境申請,不過餘下的偷渡難題,似乎未能劃一解決。在「放生」偷渡犯與守住恐襲防線之間,約旦河西岸( West Bank)的哨兵還是左右做人難。

余以謙:三億多槍械氾濫美國民間

襲擊奧蘭多夜總會的兇手使用的 AR15 半自動式手槍是新式殺人利器。2012 年康涅狄格州小學槍殺案,用的也是同一種半自動手槍。美國國會調查局估計,除了軍隊、警察所須配備手槍武器外,全美民間擁有的槍支達 3 億 1,000 萬,平均每一個美國人就有一把,槍械氾濫形勢可怕。

致廿萬人死的內戰 終停火

對港人來說像電影情節的恐怖襲擊、槍戰和爆炸,對哥倫比亞人而言絕非陌生,而是早就生活其中的日常。哥倫比亞國內的安全問題一直受世界關注。日前,哥倫比亞政府經過多年談判,終於與當地左翼哥倫比亞革命軍(FARC)達成停火協議,使長達 50 多年的武裝衝突——世上最長的內戰之一——邁向和平結局。

恐襲幫兇:Youtube、Facebook 和……你?

恐怖份子的屠殺武器,除了炸彈和機關槍,還有社交媒體?去年巴黎連環恐襲中,唯一美籍死者 Nohemi Gonzalez 的家人本周入稟法院,控告 Google、Twitter 及 Facebook,指這些科技巨擘放任「伊斯蘭國」散播恐怖主義訊息、籌集資金及招兵買馬,終致悲劇發生,令其愛女慘死,要求三大企業為血案負上法律責任。假如指控成立,而你曾在 YouTube 為斬頭片「貢獻」點擊率,又是否恐襲幫兇?

ISIS 出版的雜誌在說甚麼?

談到恐怖份子的宣傳途徑,你的印象可能還停留於阿爾蓋達那種粗製濫造的低清短片,然而,伊斯蘭國(ISIS)的「公關」早已與時並進,一方面善用 Twitter 等社交媒體招募外國成員,另一方面成立名為 Al Hayat 的「傳媒中心」,提高文宣製作水平——而伊斯蘭國不定期出版的英文雜誌「達比克」(Dabiq)更是他們吸引新成員的重要工具,以華麗、現代感的外表,包裹內裡的凶殘。

ISIS 成份:遜尼、失業、講法文?

美國智庫布魯斯金學會整理數據發現,從歐美出走投效伊斯蘭國(ISIS)者多數來自以下地方:遜尼派穆斯林集中地帶、青年失業率高企國家、法語地區。前兩項或者不難理解,但法文如何促進「聖戰」?研究員指,法國、比利時及突尼西亞等法語地區即大量輸出恐怖份子至中東,原因之一,或出於「禁頭巾法」激化當地伊斯蘭教徒反感,自覺無法兼顧「西方人-穆斯林」身份,終於決裂歸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