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襲者是真傻還是假瘋?

A+A-
不少人質疑,部份發動襲擊、奪人至親的凶徒,並非當局所說的精神病患,而是聖戰份子。圖片來源:路透社
不少人質疑,部分發動襲擊、奪人至親的兇徒,並非當局所說的精神病患,而是聖戰份子。圖片來源:路透社

拿精神病作辯護理由,在香港和海外都屢見不鮮,但不少人質疑,美國及歐洲多國政府,近年傾向以此為聖戰份子開脫,將他們發動恐襲的動機,諉過於不受控的精神失常。是人瘋了才會搞恐襲?還是精神病患易被煽動?各方專家分別探討這個複雜而切身的問題。

月初倫敦發生街頭斬人案,當局先指疑兇「精神不穩定」,兩日後才公布他是索馬里裔回教徒,而警方雖稱無證據指疑犯受激進化,但「獨立報」指網上一名同名同姓用戶,對伊斯蘭抱有強烈興趣;BBC 一名電台主持為疑兇的鄰居,更指:「他的精神問題只是藉口。他們說他有精神病,但我認識的他並不是。」美國獨立媒體 WND 質疑,當局的言行都是為了將事件與恐襲脫勾。

研究伊斯蘭教和聖戰的 Robert Spencer 指出,美府亦曾多次在大型襲擊案後,先給疑犯扣上精神病患的帽子,但一段時間過後,警方就會修正發言,承認那是一宗恐襲。「要怎樣去解釋,為何全球都有精神病患利用類似的手法來宣示自己?」他認為要正視這種怪現象,「各國政府應該撫心自問,為何這麼多精神病患會擁護伊斯蘭聖戰暴力。」他形容這種掩飾行為是「戰略上的無知和自滿」,危及所有人的安全。

G.M. Davis 曾拍攝紀錄片 Islam: What the West Needs to Know,他認為對於現代多元社會難以理解、由宗教引發的暴力,精神問題是個很好的說詞,讓人省掉理解的心思。「面對今夏歐洲的多宗暴力事件,很容易流於將襲擊看作非理性怪物,認為他們無法與現實世界接軌,就只好摧毀世界。」他形容:「人們彷彿說句『他們肯定全是瘋的』,就能解釋一切。」

尼斯發生大型傷亡事件後,凶徒被指有精神病史,但亦有懷疑他在案發前「急速激進化」。圖片來源:路透社
尼斯發生大型傷亡事件後,兇徒被指有精神病史,但亦有懷疑他在案發前「急速激進化」。圖片來源:路透社

但有一批學者認為,恐襲或會構成「傳染性」,即使最初是恐怖主義引發的襲擊,但緊接著發生的屠殺命案,不一定亦是源於宗教因素,有可能是兇徒受到恐襲的觸動,令潛在的精神問題爆發出來。 研究恐怖主義的 Brian Jenkins 就表示:「伊斯蘭國的意識形態,或與他們的憤怒產生共鳴,並保證他們的行為可獲掌聲及認可。這種意識形態就成為表達個人不滿的媒介。」

加拿大威脅評估及創傷反應中心主任 J. Kevin Cameron 亦指出,部分屠殺案中的兇手,事後都無法言明,是甚麼令他們的絕望和憤怒,轉化為兇案。「觀乎他們在對話的表現,以我們的術語來說,就是偽恐怖份子。」他如此形容:「這些人心事重重、飄忽不定,確曾為自殺或謀殺而痛苦掙扎,徘徊在兩者之間。今天他比較想要自殺,一周過後又想去殺人。」

Cameron 舉例,今年加國發生一宗大型槍擊案後,約逾兩星期時間,每天都收到三、四宗類似的威脅。「若你是有自殺傾向但從沒真想要殺人,那麼這種大型襲擊案,無論是恐襲、校園槍擊或尼斯那樣的事件,都會給你帶來靈感,譬如怎樣選取犯案地點和攻擊目標,以及如何開那第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