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集體失憶:美國的納粹之夜

A+A-
參與晚會的美國人作納粹禮;「美國納粹之夜」(A Night at the Garden)畫面。

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站在盟軍一方對抗軸心國,不過戰前法西斯主義也曾在美國宣揚。1939 年 2 月 20 日,親納粹組織德裔美國人聯盟(German American Bund)就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Madison Square Garden)舉行了一場 2 萬人參與的親納粹集會。導演 Marshall Curry 早年無意中發現這場晚會的片段,就在 2017 年製成「美國納粹之夜」(A Night at the Garden),重新提醒人們美國史中一段被遺忘的過去

難以確認美國法西斯主義誕生的準確時間,但在 1930 年代及 40 年代初已有組織嘗試在美國宣傳法西斯。成立於 1936 年的德美聯盟,目標就是讓德裔美國公民在美國傳播納粹意識形態,建立一個與德國納粹相對應的國家。創辦人 Fritz Kuhn 在 1934 年才入籍美國,但他創立的德美聯盟,在鼎盛時期已組織了 20 個青年訓練營,且在美國不同地方以合家歡夏令營為包裝,致力宣傳納粹德國及其意識形態。營地愈來愈受歡迎,1938 年在長島齊格弗里德營地(Camp Siegfried)舉行的一年一度德國日慶祝活動,就吸引 4 萬人參加。

晚會大台上的華盛頓畫像、美國國旗和納粹符號;圖為「美國納粹之夜」畫面。

1939 年的麥迪遜廣場花園集會,更是德美聯盟名聲最響的時刻。雖然當時世界局勢動盪,納粹德國已在建造第 6 個集中營,7 個月後就是其入侵波蘭之時。但在 2 月 20 日當晚,2 萬多名美國人來到花園行納粹禮,跟其他「美國愛國者」同胞們一起支持德美同盟。人群面對著掛上美國國旗和納粹黨徽的舞台,中央是國父華盛頓的巨幅全身畫像,一起宣讀效忠誓詞、高唱美國國歌,又為講者的說話歡呼雀躍,穿著制服的年輕人都筆挺立正。

與納粹德國相同,德美聯盟強調反猶,另外加入美國愛國論調;會上德美聯盟成員又高舉寫上「美國醒來!粉碎猶太共產主義」、「制止猶太人統治美國基督徒」的標語。Kuhn 則在會上批評「猶太人控制的媒體」,用卡通把他描繪成壞人,並宣稱:「我們憑藉我們的美國理念,要求把政府交還給創建它的美國人民。」在他身後,納粹黨徽位於華盛頓和美國國旗的兩側。「如果你問我們的章程是要爭取甚麼,首先是一個社會公正、白人而非猶太人統治的美國。非猶太人控制的工會,不受莫斯科猶太人的控制。」

「美國納粹之夜」獲得 2018 年度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短片提名。整理當年集會片段的 Curry 亦言難以相信,自己過去從未聽過有這樣的集會,直到一個朋友提及。「後來發現那個晚上的片段,以前亦曾用於歷史紀錄片。我想,既然有這 10 秒片段,那肯定還不止這些。」於是 Curry 請來一位檔案研究員朋友,協助他找到更多當晚錄像,他們發現這些錄像存放在全國各地檔案館中,包括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華盛頓特區的國家檔案館。納粹之夜令 Curry 大為震驚的是:「穿著得體的尋常紐約人,他們是我的鄰居,卻為煽動攻擊猶太人而大笑歡呼,而猶太人將在未來幾年,數以百萬計地被殺害。這提醒我們煽動的力量,愛國主義形象可以喚起人們最黑暗的一面。」

不過,世界發生的大事,最終令美國納粹分子變得更難活動,倫敦大學高等研究院美國文學教授 Sarah Churchwell :「美國一參戰,這些法西斯組織全都聲名狼藉,要解散。」1939 年同年稍後時間,Kuhn 就被控貪污罪,並在 1945 年被剝奪國籍、驅逐出境。Curry 便指,隨著戰爭開始,納粹殺害美國士兵,美國法西斯主義的歷史細節,就此從人們的集體記憶中抹除。但他提醒,歷史事件的特殊轉折並非必然,人們不能因此自滿。「這段歷史並非常設於高中歷史課。故事很可能被排除在正統敘述之外,部分原因是它既可怕又令人尷尬,講述我們寧願忘記的國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