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東擴的偽地理學:生存空間理論

A+A-
圖片來源:CORBIS/Corbis via Getty Images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對歐洲多國發動侵略戰爭,幾乎吞併整個西歐。戰事其中一個轉捩點是 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國發動蘇德戰爭,展開東面戰線。知名德國史學家 Jeremy Noakes 就分析納粹主義其中一個重要概念「生存空間」(Lebensraum),如何驅使希特拉毅然東進,最後招致敗亡。

「生存空間」一詞,由德國地理學家拉策爾(Friedrich Ratzel)在 19 世紀末提出。拉策爾認為所有物種,包括人類的發展,主要取決於其對地理環境的適應。他指出物種遷移是社會適應和文化變革的關鍵因素。當物種成功適應一個地方,就會自然擴散到其他地方,這也是為了保持自身健康。人類以「民族」(Völker)形式集體行動,並征服其他民族;然而只有征服國把新領土「殖民化」,建立農民農場,才算成功擴張。

拉策爾的說法,反映了 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初德國的思想潮流。當時歐洲各種「社會達爾文主義」盛行,人們也愈來愈關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負面影響,並嚮往農業社會和農民美德。在 1880 年代和 1890 年代,社會鼓勵移民到殖民地以增強國家實力。到一戰爆發前幾年,德國殖民主義的焦點從海外殖民地轉向征服東歐領土。主要倡導者包括泛德意志聯盟(Pan-German League)以及激進保守主義者伯納迪(Friedrich von Bernhardi)。

伯納迪在 1912 年出版的書籍 Germany and the Next War 吸納了拉策爾的理論,主張利用戰爭在東歐獲得「生存空間」。隨著一戰開始,這個想法獲得更多助力。泛德意志主義者把俄羅斯西部土地視為戰爭目標,計劃把大部分當地人清除後,讓德國農民在該土地上定居,他們主要由退伍軍人和城市工人組成,是確保國家「身體和道德健康」的中堅分子。1914 年德軍征服波蘭和俄羅斯西部後,就在波羅的海和白俄羅斯(White Russia)部分地區建立了「東部領地」(Ober Ost)。

德國佔領者認為建立「東部領地」,是要為半野蠻地區引入一種現代的、官僚的、技術主導的政府。在這個過程中,這片土地不再被看作一個具有不同歷史和文化的特定領土,而只是被視為「空間」(Raum)。很多參與遷移計劃的人,產生要在東方實現德國使命的信仰。即使東線戰事結束,德國的非正規軍隊「自由軍團」(Free Corps),也繼續在波羅的海發動對布爾什維克的游擊戰。到 1919 年底德國戰敗後,「自由軍團」被迫解散,部分成員才懷著怨恨和挫敗感回家。

希特拉在同年開始他的政治生涯,並受到種種泛德意志思想的影響。他初時並不敵視俄羅斯,而是視英國和法國為敵。翌年,羅森堡(Alfred Rosenberg)加入納粹黨,成為黨報「人民觀察家報」(Völkischer Beobachter)的編輯,希特拉同受影響。羅森堡正正是波羅的海日耳曼人,1917 年俄國十月革命時正在莫斯科學習。這段親身經歷令他確信十月革命是由猶太人推動,令希特勒相信了共產主義和猶太人之間的聯繫。

正在閱讀「人民觀察家報」的希特拉。 圖片來源: CORBIS/Corbis via Getty Images

除了羅森堡,很多前「自由軍團」成員也投奔納粹黨,例如魯登道夫上將(General Ludendorff),促使希特拉對俄立場轉變。到 1922 年 12 月,希特拉其中一次採訪,已顯示他認為德國不可能與共產蘇聯結盟;向俄羅斯地區擴展,反而可為德國提供必要的「生存空間」。1924 年 12 月慕尼黑政變失敗後,希特拉在獄中開始寫「我的奮鬥」(Mein Kampf)時,已有德國要向俄羅斯地區擴張此一結論。

Noakes 分析指,「我的奮鬥」展現了希特拉自身對「地理政治學」的研究,以類科學的形式,反思環境對政治的影響。他在獄中參考了大量拉策爾的作品和當時其他地理政治學書籍,這些思考素材由獄友赫斯(Rudolf Hess,後來成為希特拉的副手),以及赫斯師父、幕尼黑大學地理學教授豪斯霍弗爾(Karl Haushofer)提供。豪斯霍弗爾強調德國的原材料資源有限,「從軍事地理學的觀點來看,帝國情況非常不利」,為希特拉的想法提供了更多理據。

Noakes 認為,希特拉於 1941 年 6 月決定入侵蘇聯,其實是從 1925 年以來就確立的「生存空間」策略。他打算把部分德國人遷移到俄羅斯西部,同時將大部分俄羅斯人驅逐到西伯利亞,並利用剩餘人口作為奴隸勞工。當然,他並不是唯一一個致力於在東方獲取「生存空間」的納粹分子,這在後來親衛隊領袖希姆萊(Heinrich Himmler)的日記中得到證明。然而東征蘇聯,也恰恰成為了納粹德國敗亡的其中一個原因。1945 年 4 月 30 日,希特拉在蘇聯紅軍攻入德國柏林時自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