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佔時期香港佛教史:高僧宇津木二秀的事跡

A+A-
宇津木二秀曾任職西本願寺翻譯課主事;圖為京都西本願寺。 圖片來源:Andres Garcia Martin/Shutterstock

1941 年 12 月 8 日,日本入侵香港,香港華洋將士展開香港保衛戰,但終於失守淪陷。在三年零八個月的艱苦歲月,日本對香港進行全面社會改造,其中一個較少被討論的是宗教戰線。京都大學佛學專家麥文彪就曾在「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會刊」撰文,講述香港的日本佛教。

其實在日佔時期之前,本地已可找到日傳佛教足跡。日本高僧早在明治時期已經訪華弘揚佛法,後來主要有兩支流派傳入香港,分別是淨土真宗的西本願寺派和真言宗的豐山派。其中僧侶高田栖岸在 1902 年到訪香港和澳門傳教,並在 1924 年於香港灣仔道 117 號建立「淨土真宗西本願寺」。戰前,寺廟主要服務在港日本僑民。直到香港淪陷,磯谷廉介在 1942 年就任香港總督,日本高僧的任務出現變化。

佛門任務:東亞擴張

日佔時期,軍政府為了消除香港的英國元素,於是改街名、重寫中小學課程,並嚴格控制民間活動,包括宗教,請來宇津木二秀主持香港的佛教事務。宇津木二秀出身於淨土真宗世家,父親是正德寺方丈。他在 21 歲時考入京都佛教大學,後來到南加州大學和倫敦大學學院深造。1922 年他回到日本,於龍谷大學任教,往後出版多部英譯日本佛教和漢傳佛教著作。

宇津木二秀擁有出色的外文能力和交際技巧,當日本皇軍加快對外侵略行動時,他的命運也隨之改變。1940 年,他受到興亞佛教協會的委託,到泰國和法屬印度支那考察,所有費用由皇軍負責,旅途期間首次到訪香港。1942 年 1 月,他從西本願寺的翻譯部調任至興亞部,該部門負責在亞洲的傳教工作,與政府特務部過從甚密。2 月,他獲委任為南支開教監督兼代理香港駐在,乘軍機抵達香港。

抵港後,宇津木二秀為本地的日本佛教徒主持葬禮,又主禮很多皇軍的官方儀式,並且扮演重要的政治角色,加強軍政府和本地華人的聯繫。麥文彪指出,香港當時依然是基督宗教為主導,但基督宗教始終有強烈的歐洲色彩,在意識形態層面上,皇軍更傾向擁護佛教。1942 年 8 月,宇津木二秀和另一名日本僧侶及東蓮覺苑的本地僧人,創立了日華佛教聯合會/中日佛教聯合會,希望推動兩個民族之間在宗教議題上相互理解,並宣揚大東亞共榮圈的精神。

8 月 24 日,亦即當年的盂蘭盆節,又有另一個組織香港佛教聯合會成立,麥文彪估計這是出於軍政府的干預。香港佛教聯合會的成立大典有多達 400 人參與,包括政府官員和本地寺廟的代表,典禮進行前舉行了一場悼念陣亡日本將士的儀式。宇津木二秀順理成章成為創會主席,他堅持由本地華人茂峰法師共同擔任主席。當時香港佛教聯合會有這麼一句口號:「同種同文,同等信仰,東亞共榮,佛教精神。」

改革:將佛教推向社會

宇津木二秀在港期間,曾經推動一系列佛教改革,例如鼓勵寺廟參與農耕以外的經濟活動。在他監督下,寶蓮禪寺的筏可法師於 1942 年創辦了一所免費學校。麥文彪指茂峰法師把東普陀寺持有的私人土地捐贈予香港佛教聯合會,宇津木二秀則將之轉化為一間公眾寺廟。1944 年,一所免費佛教診所啟業。與此同時,宇津木二秀亦推動宗教共和,在 1943 年與平江貞在松原酒店(現址為告羅士打大廈)舉行香港第一場跨宗教會議,印度教、天主教、基督教代表皆有出席。

2008 年時的東蓮覺院。 圖片來源:ShingBoning/Wikimedia Commons

不過麥文彪補充,宇津木二秀與本地寺廟的關係依然複雜,其中一個原因是漢傳佛教和日本佛教多方面都有差異。宇津木二秀既是僧人,又是大學教授,更加結過兩次婚,育有孩子,令本地傳統僧人不知所措。在漢傳佛教的定義中,宇津木二秀頂多能成為一名居士,而他對本地寺廟的超然態度,很可能犯了毗奈耶(vinaya)。於是乎,他召開的會議很多時都不在寺廟舉行,而是選址張蓮覺居士興建的東蓮覺苑。

宇津木二秀亦要面對其他日本佛教支派的挑戰。東本願寺一直活躍於南中國地區,1942 年 6 月,藤波大圓帶領一支 19 人的東本願寺代表團訪問香港,與磯谷廉介會面,並向皇軍捐贈大批物資。當時,藤波大圓表示希望在港建寺,他後來也取代宇津木二秀主持多項官方儀式。除此之外,日蓮法華宗、日蓮宗身延山、曹洞宗等流派也在香港建立分部。1944 年在日本政府支持下,香港佛教會成立,專門協調日本佛教事務。

麥文彪也提到,自 1944 年起香港佛教聯合會的地位已經不太明確,甚少在新聞報道出現。香港佛教會的成立,反映軍政府重心已經轉向處理在港日人的事務,其中一個原因是華人民政穩定下來,香港佛教聯合會已經「完成任務」。除此之外,由於戰爭和日本的遣返華人政策,令香港人口由 1941 年的 160 萬急跌至當時的 60 萬,很多僧侶離開香港,留下來的人要活於極度貧困的狀態。

戰後遺產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夏慤將軍在 9 月 16 日接受香港日軍投降,在港日人被囚禁。過渡期間,宇津木二秀所屬的西本願寺依然為在港日人主持宗教儀式,例如 8 月 16 日的盂蘭盆節和 8 月 25 日的軍人葬禮。宇津木二秀害怕西本願寺的資產會被英國政府充公,於是暗中全數轉贈陳靜濤居士和林楞真居士。同年,筏可法師、茂峰法師、陳靜濤居士、林楞真居士等人重新創立香港佛教聯合會,該會至今仍是香港重要的宗教團體。

宇津木二秀被英軍囚禁近一年後,在 1946 年以平民身份被遣返日本,一度因為擅自轉移資產一事而被西本願寺的主持訓斥。他在 1946 年復任龍谷大學的教席,並在 1951 年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