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完場之四】曾關押歐德禮的亞皆老街集中營

A+A-
現時的亞皆老街。 圖片來源:seaonweb/Shutterstock

由徐岱靈與祁凱達執導的「尚未完場」,令香港大娛樂家歐德禮(Harry Odell)的故事再次走進大眾目光。歐德禮於 1919 年來到香港後,初時當一名股票經紀,並與時尚品牌「詩納菲兒」(Sennet Frères)的太子女 Sophie Odell 過著美滿的婚姻生活。然而好景不常,1941 年 12 月日本入侵香港,歐德禮亦淪為戰俘,被扣押在亞皆老街集中營(Argyle Street Camp)。

根據戰爭史學家 Felicia Yap 的歷史檔案整理,日本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總共扣押了 132,134 名英國、荷蘭、澳洲、美國、加拿大和紐西蘭戰俘。英國士兵佔最多,大約 5 萬人,當中 4 萬人在新加坡淪陷後被俘虜,而香港保衛戰結束後也有大量戰俘被扣押。這班戰俘除了恆常部隊,還有香港義勇軍,也有一些是來自加拿大等其他地方的增援部隊。香港大部分戰俘都被送往深水埗軍營,而亞皆老街集中營則主要用來拘留軍官。

亞皆老街集中營位於亞皆老街、太子道至科發道一帶,戰前被用作收留難民,在香港保衛戰後,日軍初時徵用作扣押被俘印兵。根據 Hong Kong War Diary project 創辦人 Tony Banham回憶錄,當時亞皆老街集中營大約關押了 1,000 人,其中 700 人為印度兵。由於糧食短缺,即使戰俘曾嘗試自行維持營內秩序,各人仍為分配問題而爭執。1942 年 1 月,日軍重組香港的拘留營系統,亞皆老街集中營改作拘留軍官為主。

初時,日軍對集中營的管理不算嚴格,但後來有戰俘企圖逃亡,日軍就劃一加強監管所有集中營。當中,有看守日軍犯下戰爭罪行,以各種無理要求肆意毒打和虐待戰俘。戰俘們同時又要面對飢餓和疾病之苦。根據歷史學家蕭國健的講法,英軍軍官何禮文(Ronald Holmes)曾計劃通過窩打老道的地下排水系統潛入亞皆老街集中營,希望與戰俘通訊、組織他們集體逃亡,又想請求東江縱隊援助,但最終考慮到計劃風險過高而放棄。

1941 年 3 月 29 日的「士蔑報」訪問了當時扣押於亞皆老街集中營的中國士兵;這批士兵於 1938 年 11 月底越過新界時棄械投降,已在營中 2 年。 圖片來源:The Hong Kong Telegraph

不過,亞皆老街集中營的情況,相對部分戰俘營已不太惡劣。日軍曾經批准聖德肋撒堂的神父前往集中營,主持彌撒等天主教儀式。而「尚未完場」也講述了 Sophie Odell 和司徒永覺等人奔波各個集中營的故事,他們為戰俘籌謀所需的藥物和基本物資,避免更大規模的人道災難爆發。到 1944 年太平洋戰爭後期,日軍把亞皆老街集中營內的戰俘遷往位於深水埗的收容所,又把一開始搬走的印度士兵再次移回亞皆老街集中營,直到 1945 年 8 月日本投降。

而根據香港大學圖書館的資料庫,戰爭結束後,3 名日本軍人,包括德永功大佐、齋藤俊吉大尉和田中齊中尉(名字皆為音譯),涉嫌在亞皆老街集中營犯下戰爭罪行而被送往戰後軍事法庭,但最終只有齋藤俊吉被裁定罪名成立。而亞皆老街集中營在戰後被保留,曾改為「亞皆老街羈留中心」(又稱亞皆老街越南難民營),收容大批越南難民,後來被拆卸。

「尚未完場」電影分享 + 映後談

  • 日期:6 月 11 日(星期日)
  • 時間:下午 3 時至 5 時
  • 片長:80 分鐘 + 40 分鐘 Q & A 環節
  • 映後談嘉賓:電影導演之一 —— 徐岱靈 Dora
  • 主辦:夕拾 x 閒社 Mellow Out 及 CUP 媒體
  • 報名連結:https://bit.ly/3C2kLn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