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有對外抗張的歷史意識,令歐洲甚為恐懼。
今日中俄有結盟之勢,中國聲稱南海全部海域主權屬於中國,新地圖出版,令印度與東盟國家嘩然,美國更認為中國與俄國一樣,其實都有擴張領土的慾望。
雙方的擴張潛意識,承襲自地理與歷史的交織因素,變成一種基因。
俄羅斯領土範圍廣大,由東至西橫跨歐亞,涵蓋了全球有人居住陸地的 8 分之 1。領土東西超過 5,000 英里廣闊,尤其與中國有很長的陸地接界,隔日本海與日本相望,與美國的距離,在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島之間的白令海峽,也有如英法的距離。
國家疆土的陸地邊界愈長,愈沒有安全感,愈有被侵蝕的恐懼,然後有對外擴張的反彈。美國和加拿大,同文同種、地理處境相似,擁有相近的價值觀, 是地球上唯一的例外。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已經乘機向西擴張,1940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尚未結束,蘇聯已經趁亂吞波羅的海三小國。
1944 年,大戰仍未結束,蘇聯趁英美抗擊納粹和日本的兩條戰線蒙受壓力,向英國提出條件:承認英國在希臘的特殊地位、願意與英國共享南斯拉夫利益,換取英國承認蘇聯在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三國的「特殊3地位」。
此時邱吉爾疲於奔命,草率答應。蘇聯於是驅使羅馬尼亞、芬蘭、保加利亞、匈牙利四國先後接受停戰協定。
這四個國家,都是軸心國的前附庸國,尤其保加利亞,第一次世界大戰更是奧匈帝國的同盟。蘇聯視這四國為滲透與影響的頭號對象,驅使四國簽署停戰協定之後,經蘇聯鼓勵,四國的共黨在共產國際指揮之下,參與聯合政府。
此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尚未結束,蘇聯已經將東歐搶先吞下了一半。
在此階段,東歐各國殘餘的皇室,紛紛在蘇聯的影響下廢除。包括南斯拉夫國王彼得。
裡應外合,戰前共產國際培養的人,派回本國滲透,時機成熟。在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共黨將異見者逐出政府。波蘭共黨執政。匈牙利出現共黨政府,則在戰後的 1947 年。
只有在芬蘭,共產黨暫未能以聯合政府的途徑轉化為一黨控制,盟國趁機要求:讓芬蘭保持中立。
由此可見,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趁日本開闢太平洋戰線,英美同時兼顧兩大戰場,在盟國最辛勞虛弱之時,「該出手時就出手」,已經劃定戰後奪取歐洲半壁江山的藍圖。
今日的中國,趁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在南中國海單方面宣佈新疆界,也是參考了史太林的經驗,但可惜效果和成績有點差距。在「一帶一路」國家,沒有中國能控制的地下組織自己人。靠賄賂政客沒有用,因為政客只喜歡中國的錢,而當年的共產國際,是真誠的相信共產主義信條,成為一種地下的宗教組織,這是今日中國在世上欠缺的。
東盟國家更沒有因為「一帶一路」的影響,成為 20 世紀 40 年代中期的東歐。此一時間的競賽,史太林遠勝今日的中國。
因為當年太平洋戰爭打得實在慘烈,今日烏克蘭戰爭英美都沒有參戰,只在後方提供武器,以逸代勞,歐盟亦作壁上觀,輸送武器而沒有捲入,這是今日中國與昨天的蘇聯,雖然戰略相同,但戰績還是比不上史太林前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