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前總理他信(Thaksin Shinawatra)昨日回國的同時,由他信實際領導的為泰黨(Phuea Thai)公然與軍方政黨結盟,在軍方護航下成功奪取總理席位。縱然有紅衫軍熱烈慶祝他信回歸,但與軍方結盟公然違背競選承諾,即時惹怒不少為泰黨選民。在這場「魔鬼交易」背後,為泰黨何以選擇背負出賣選民的罵名?對泰國政局又可能有甚麼深遠影響?
選舉
|共191篇|
【好老公形象受損】杜魯多與妻子分居,將斷送政治前途?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與妻子蘇菲(Sophie Grégoire Trudeau)前日宣告分居,標誌著維繫 18 年的婚姻破裂。縱然這是私人家庭事務,可以說無關公眾利益,但杜魯多經營多年的「好老公」形象,確實為他贏過不少政治本錢。如今夫妻關係破裂,究竟會否衍生政治危機,危及競選連任機會?
政治兩極化,美國選舉官員現辭職潮
美國明年舉行總統大選,各州的縣級選舉官員責任重大,但政治兩極化令很多人萌生去意。美國投票基金會的數據顯示,在亞利桑那、賓夕凡尼亞和喬治亞等激戰州份,過去 4 年選舉官員流失率飆升。另有民調指出,部分現職者計劃在大選前請辭。北卡羅萊納州的情況特別嚴峻,急速變化的選舉法卻使新人更難接手。
2024,比利時或不復存在?
1831 年,比利時從荷蘭獨立建國。這個新生國家一開始已有兩種主要語言勢力 —— 唯一官方語言法語,以及比利時荷蘭語。時至今日,北部講荷蘭語的法蘭德斯地區(Flanders)與南部講法語的瓦隆地區(Wallonia)之間仍有很大語言鴻溝。2024 年 6 月比利時將進行選舉,隨著推動法蘭德斯獨立的政黨崛起,比利時或將不復存在。
【柬埔寨大選】洪森交棒在即,但交不交權?
外界對柬埔寨大選的「賽前預測」,已指在各種操縱下,執政的人民黨(CPP)將毫無懸念地獲勝,結果確實以該黨大勝告終。首相洪森選前揚言,長子洪馬內可在選後 3、4 星期內接捧,預料柬埔寨將迎來新首相。不過,「太上皇」洪森的影響力猶在,預料執政方向不會有太大轉變。
皮塔落選總理,正改變泰國議會政治版圖?
在軍方設計的不民主體制下,泰國國會最大黨黨魁皮塔上週未能通過總理提名,還要面臨違憲訴訟案。假如皮塔封相之路被堵死,他信家族、保守派與親軍方政黨已計劃坐收漁利,但如此產生的總理定當欠缺民意認可。在剛過去的週末,皮塔所代表的年輕世代已經再次上街,長此下去,恐怕將觸發新一輪抗爭浪潮。
【荷蘭政府垮台】反移民情緒,正改變歐美政治版圖?
近年歐美錄得破紀錄的移民潮,反移民情緒也隨之升溫,即使是香港人熱門移民目的地英國與加拿大也不例外。部分歐美政黨提出反移民政綱,愈加贏得民意支持,上周五(7 月 7 日)荷蘭執政聯盟內部便因移民政策分歧解體,全國需要提前舉行秋季大選。
德國右翼民粹黨地方選舉首度獲勝 —— 選民想甚麼?
德國松訥貝格上月 25 日開始成為全國頭條,因當地人在地方選舉,選出右翼民粹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候選人塞塞爾曼(Robert Sesselmann)。政界人物形容,另類選擇黨首次贏得地方首長職位是「敲響民主警鐘」,甚至有評論認為選民「故意支持納粹思想主導的極右破壞政黨」,但諉過選民容易,瞭解選民真正想法及對執政聯盟的不滿才是要務。
多倫多新市長:因六七暴動離開的港人移民
多倫多市長選舉結果出爐,港人移民鄒至蕙(Olivia Chow)成功當選,為當地首位非白人市長。香港人或者對鄒至蕙比較陌生,但她在加拿大是知名政治人物,曾當選國會議員達 8 年,出版過回憶錄剖白心路歷程 —— 書中大談在港的童年經歷,六七暴動改變其人生軌跡,舉家隨著移民潮離港。
埃爾多安成功連任,但土耳其民族復興無期
經濟重挫、高通脹與地震災情夾擊下,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仍然利用政治手段,成功在第二輪總統大選勝出,未來 5 年繼續執政,有望主宰土耳其長達 26 年。有土裔伊斯蘭學者分析,埃爾多安成功保住權位,卻未能兌現民族復興承諾,究竟對土耳其與國際局勢走向有何影響?
泰國有望結束軍人執政?總理黑馬皮塔是誰
泰國大選取得意外結果,反對派不但大比數擊敗軍方政黨,代表 2020 年示威新世代的前進黨更榮升國會最大黨,打破他信家族的長勝紀錄。年僅 42 歲的前進黨黨魁皮塔(Pita Limjaroenrat)誓言要當「眾人的總理」,但他從政只有數年,能否籌組執政聯盟仍然未知;對海外讀者而言,或者我們首先要弄清的是 —— 皮塔是誰?
【泰國大選】他信家族能否捲土重來?
泰國大選將於週日舉行,前總理他信之女、36 歲的貝東丹代表為泰黨競逐總理一職,他信家族多年來以北部農鄉為基地,惟這幾年泰國經歷過疫情、示威浪潮,經濟遭遇重挫,各行各業大受打擊,北部和東北部會否仍是為泰黨鐵票倉,成選舉關鍵。
【土耳其大選】穩定和經濟比一切都重要?
土耳其將於週日舉行總統及國會選舉,執政 20 年的埃爾多安尋求連任,主流媒體皆為他報道政績造勢,但輿論操控似乎未能奏效。多個民調顯示,代表最大反對派聯盟的 Kemal Kilicdaroglu 現正領先,更有望在第二輪投票獲勝。在外界看來這是一場專制與民主之爭,不少選民卻認為,穩定和經濟才是投票關鍵。
【泰政治】為何民主派民望高企,仍難保執政機會?
泰國自 2014 年爆發軍事政變後,政局持續不穩,更觸發年輕人長期抗爭。隨著 5 月 14 日泰國即將舉行大選,多名年輕社運人士都有望進入國會,但在不公平的選舉制度,加上軍方再發動政變的陰影下,民主派即使民望領先,要籌組政府依然舉步維艱。
【人選之人】最接近民生的政治層級:地方選舉的意義
5 月 2 日,香港特區政府宣佈新的區議會選舉方案,新一屆區議會僅保留 20% 直選議席,其餘改為直接或間接委任議員。同日,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記者會指責有區議員危害國家安全,故要通過是次改革確保區議會「去政治化」。近年,政治學界有愈來愈多關於地區選舉的研究,學者認為這類選舉在當代社會扮演的角色愈來愈重要,既是最貼地的政治場所,亦是重要的政策實驗場。
馬克龍的戰略自主大計,只會撕裂歐盟?
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期間聲言,台灣事務與歐洲無關,歐洲不應成為美國「附庸」,要做中美以外「第三勢力」,隨即惹來歐美政壇反響。縱然有輿論抨擊馬克龍奉承中方,但其實有關言論可不是為中國度身訂做 —— 他數年來致力提倡歐洲「戰略自主」,但都惹來歐盟內部反響,最新言論恐進一步撕裂歐洲。到底馬克龍在盤算甚麼?
Moyashi:解僱你的議員
真名東谷義和的「伽斯」(ガーシー),在去年 7 月的參議員選舉中,以 NHK 黨代表的名義參選並勝出。他由一名專講娛樂圈八卦的 YouTuber,晉身成為日本參議院國會議員。然而,他當選後從來沒有參與過任何會議,結果在 3 月 15 日的議員投票中,幾乎全票通過下,被決定褫奪國會議員的名銜,是自 1951 年以來首次。
世紀地震,可致土耳其政壇變天?
土耳其前日清晨經歷一個世紀以來最猛烈地震,其南部與敍利亞北部廣受破壞,加上正值寒冬,單計土耳其便超過 2,900 人死亡。救災工作分秒必爭,距離全國大選也只剩 3 個月,政治角力同時展開 —— 地震或暴露建築安全問題,成反對派指控政府貪腐的把柄;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卻可利用緊急狀態押後選舉,令土耳其政壇充滿變數。
為何邊緣政黨能在日本竄紅?
在日本住過的人都知道,「千萬不要開門給 NHK(日本放送協會)」,皆因要簽約每月繳交服務費。這對於外國人來說或者只屬趣聞一則,但當地早於 2013 年已有人為此創立「不支付 NHK 收費黨」。類似的單一議程或邊緣政黨,在日本並不罕見。
任命首相 —— 馬來西亞最高元首的角色
馬來西亞大選結束,但三大政黨聯盟均未能取得 112 席多數議席。無論希望聯盟(PH)的安華或領導國民聯盟(PN)的前首相慕尤丁,均宣稱獲得組建政府所需的議席。鑑於懸峙國會現象,馬來西亞最高元首日前已指示,將政黨組建新政府最後期限延長 24 小時,至今日(週二)下午 2 時。選舉結果固然是決定何人成為首相的關心,但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 Dian AH Shah、教授 Andrew Harding 認為,就過去幾年所見,最高元首在任命首相及首相辭職的情況下,作用變得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