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衍蒨:解剖黑歷史(下)

A+A-
林布蘭畫作「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The Anatomy Lesson of Dr Nicolaes Tulp),1632 年。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上回提到,「論人體結構」出版後,便在歐洲各地廣泛傳閱,Vesalius 還因此被任命為羅馬帝國宮廷御醫。但坊間謠傳其進行活體解剖,而非運用死刑犯的屍體。

由於文藝復興改革,很多信奉新教的國家,例如荷蘭,都解除了天主教教廷對醫生的限制,倫敦的皇家醫學院(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更於 1565 年頒下人體解剖許可。因此,「解剖劇院」(anatomy theatre)的概念亦在 16 世紀末崛起,任何性別及階級的觀眾都可以付費入場觀看解剖,當中唯一的禁忌,是負責解剖者不能為女性。

1632 年,畫家林布蘭被委託繪畫一名持械搶匪被解剖的場面。林布蘭將屍體以基督般的姿勢躺著並繪出全身,醫生們則圍在旁邊,他們的大名被列於後頭一人手裡的紙上。在畫中,阿姆斯特丹外科醫生公會講師杜爾博士展示著屍體左臂的屈肌,但手上沒有拿著任何解剖切割工具,因為當時的講師並不需要親自動手解剖切割。這幅名為「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The Anatomy Lesson of Dr Nicolaes Tulp)的作品,將 17 世紀的解剖課表現無遺,畫中的角落更有一本 Vesalius 的教科書,向解剖圖的第一大師致敬。雖然在 2006 年,荷蘭的研究人員曾以一具屍體嘗試重現場景,並發現肌腱呈現有不吻合的地方,而在解剖四肢前亦應該先將胸腔打開,但總括來說,畫作無可挑剔地反映出當時人們對解剖的熱衷,以及他們接受程度的演變。

直至 21 世紀的今天,很多學者開始研究人體解剖的必要性。數年前,瑞典引入虛擬解剖,為死者進行電腦掃描,並利用指定軟件及器材將其一層層剝開,猶如真實的解剖一般。可惜的是,由於一切僅靠電腦屏幕來呈現,有些學者認為此舉絕對比不上真實解剖的質感。如果將當代與歷史作出比較,若 Vesalius 的研究及著作鉅細無遺,將解剖學的基礎根基打好,學生們還需要親自上陣解剖嗎?還會像古希臘先賢所說的,解剖學是學習醫學的第一步嗎?這是必須的嗎?如果需要,這代表防腐器官及模型不能作解剖學教學之用嗎?尤其當時大學的解剖室因為屍體供求而比較被動,又有沒有突破的方法呢?直至現代,這些問題其實仍然備受矚目,也尚未得到解答,尤其是隨著科技進步,解剖室及真實解剖的作用絕對充滿討論空間。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一名香港土生土長的骨頭說故人,馬不停蹄地飛到世界各地尋找及代言骨頭的故事,讓他們成為事情最後及誠實的無聲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