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

|共80篇|

知恥近乎勇:羞恥感如何助人成長?

人常以好壞區分情緒,羞恥、受辱的感受則多被歸類為負面一類。然而,褪去社會施加的污名,找尋羞恥感的根源,便會發現健康的羞恥感,乃是驅使個人成長以至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推手。心理治療師 Joseph Burgo 在推出新書之際,撰文分享對於羞恥感的重新發現。

鄭立:無敵破壞王 2 —— 一切的感情投入,一切的幸福,終究都會失去

過著幸福的時光,是故事常有的結局。不過,只有幸福就沒有續集了,所以要有續集,往往就是上次結局的幸福被中斷,那多數就是有新的壞人出現,主角們再一次對抗壞人,回復被破壞的和平。這不僅是兒童故事,也是超級英雄電影常有的橋段。而「無敵破壞王」之所以有續集,自然也是幸福被中斷。但是這個故事沒有反派也沒有壞人,和平也沒被誰破壞,幸福的結束,只需要一個最現實的理由,那就是「沉悶」。

依戀到老的毛公仔

人生中總會遇到一些朋友尤為「念舊」,即使陪伴長大的毛公仔已極殘舊,他們始終愛不釋手;又或是兒時留下的小汗巾,多年來仍然捏在手掌心不肯放開。這種現象並不罕見,但旁人就是難以理解,為此,英國「衛報」記者訪問了一些有此偏好的人,了解為何他們如此依戀嬰幼兒時期的用品。

孩子自慰是問題嗎?

假如覺得你年紀尚幼的子女在家中鬼鬼祟祟,或不時潛入房間,久久閉門不出,在某方面,也許他開始「生性」了。不過,身處大廳的父母看在眼中,卻未必倍感安慰,因為擔心孩子會否因這種秘密小勾當,有損身心健康。想跟子女討論自慰的話題,又怕尷尬,不懂如何啟齒?美國兒科醫生兼紐約大學兒科教授 Perri Klass 於「紐約時報」專欄撰文,指父母其實無需過於擔心。

兄弟姊妹對你的影響,比你想像更深

有兄弟姊妹的人,父母大抵都會說過:「希望你們長大可以有伴,而這個伴可以代替父母陪你走更遠的路。」之類的說話,說話的目的是為了兄弟姊妹之間相親相愛也好,是為平息爭吵也好,無可否認,他們大都是在一生中出現時間最多的人,前「大西洋」副總編輯 Ben Healy 近日就撰文探討,兄弟姊妹是否比父母更具影響力。

紅眼:「鄰座的怪同學」—— 同學不怪,只缺少了青春一課

常說世代之間有代溝,事實證明,公式化的青春愛情物語,始終是世代相傳的。「鄰座的怪同學」故事溫馨愉快,窮家少女水谷雫發憤向學,遇上從來不想上學的男主角吉田春,原來對方家世顯赫,而且是個天賦異稟的天才學霸。「貴族少年」被「土氣妹」的率直打動,情愫互生,想來每個時代都有這麼一個白璧無瑕的校園神話,如史詩一樣流傳下去。

用太多萬用清潔劑,兒童會超重?

保持家居清潔,定期消毒殺菌是重要一環,但過度殺菌,對自小在缺乏細菌環境中成長的兒童之影響,已逐步浮現。英國早前便有研究認為過於乾淨的無菌環境,令幼兒更易患上白血病。最近更有研究指出,頻密使用多用途家居清潔劑,可能會改變腸道內的細菌,增加兒童超重機會。

紅眼:小丸子之死

漫畫中的櫻桃小丸子從不長大,這時候,她應該又正煩惱著過兩天要開學,暑期作業還未做好,要打電話給小玉和花輪同學哭訴了。其實是小丸子善忘,她每年都開一次學,永遠不會畢業,也不會長大,班主任和家人狠狠罵過了,轉過頭仍然愛她。她煩惱的那些事情,本就不需要煩惱。現實中的小丸子卻有生老病死,它的作者櫻桃子剛剛離開了世界。

鄭立:大雄之金銀島 —— 以前教育我們怎樣當一個小孩,現在教育我們怎樣當一個大人

「叮噹大長篇」的世界,卻總是告訴我們,單憑科技是無法令人類幸福的。科技是增強了人類的力量,而力量沒有善惡,而且人類的幸福,是一種感性的需要。就算我們有叮噹的法寶,習慣了之後,還是會回到基礎的人性問題。「大雄之金銀島」是完全翻新過了「叮噹大長篇」,也是近 10 年最出色的大長篇。花錢去看絕對不會錯的,但如果你能接受一點劇透,那麼,請聽我說原因。

年齡和你的食慾有關嗎?

從呱呱墜地到與世長辭,人們共享最基本的生物本能就是進食。當我們飢餓,便有慾望進食,這是食慾的一部分。不過,受食物質素、健康狀況等影響,我們有時會在不怎麼餓時吃東西,或餓得不行也依然不吃。而食慾會隨著年齡增長不斷改變,每個十年都有不同的變化。

壞孩子.新世界:美式飛車黨的沒落

曾幾何時,飛車黨是讓美國政府深感頭痛的青少年問題。一紙駕駛執照,亦意味著從童年過渡到獨立自主的成年人,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更有著長大成人的象徵意義。不過,時至今日,一切情況都變得不同,美國青少年的整體潮流已變了樣。上一代熱愛飛車或研究古董跑車的美國人,或無法理解新一代何以對瘋魔他們少年時的汽車提不起興趣。

千禧情侶:我們不是不婚,只是我們不急

受人口老化問題困擾,各國政府積極催婚,比當父母的還拼命。年青人似乎不為所動,踏入 30 大關也沒想要成家立室,不少人甚至享受純當床伴。但交友網站 Match.com 的最新研究發現,千禧世代對終身大事甚為謹慎,所以只是不急並非不婚。研究戀愛關係的人類學家 Helen Fisher 形容,他們追求「速食的性,緩慢的愛」,雖把上床看得隨意,卻把婚姻看得實際。

鄭立:細佬成長記 —— 然後我變得長又粗,花貓卻沒有變換只有換了毛

「細佬成長記(Origin)」這個遊戲發生在遠古時的代地球,有五大洋七大洲,但一開始在非洲的中央,有一條又短又幼的圓柱體,那就是人類的根源。但不要嘲它現在那卑微的樣子,因為所有玩者都要利用它當祖先。每回合,你可以移動一條屬於你的圓柱體去附近的格子,那會給你一些資源。這遊戲很容易學習,如果能一面玩一面哼「阿花的故事」自然樂趣倍增,而且裡面的配件也很精美,圓柱體一條條的很可愛,是個非常值得試試的遊戲,有機會就玩玩吧。

我上網故我在(二):批判思考難上加難?

培育批判思考需要長期學習。在建立獨立、理性的決定前,需要面對並處理千變萬化的人生境遇,包括面對引起負面情緒和造成認知衝擊的處境,但是沉迷智能手機,妨礙的是真實的人生經驗,而從人生中學習,形成批判思考,就會變得難上加難。

習慣被大人擺佈的孩子,要怎樣為自己的人生做主?

父母代子女下的每一個決定背後,都有一個讓他們成為更好的人的願景。然而家長與學校出於好意的過度控制,可能也在不知不覺中扼殺孩子的成長機會,理想中優秀全能的孩子,最終長大成漫無目標、被動、不堪一擊的成人模樣。日前新書 The Self-Driven Child 就集中分析,兒童長期失去控制感的後果,以及家長要如何學會還孩子多一點自主權,才能成就他日後獨立自主。

林喜兒:The End of the F***ing World —— 世上只有你和我

The End of the F***ing World 改編自 Charles Forsman 的同名漫畫,去年 10 月 Channel 4 播出,今個月登陸 Netflix。James 與 Alyssa 兩位 17 歲青年離家出走的故事。James 自認心理變態,喜歡殺害動物,與父親同住,小時候將手伸進滾油中,只為了讓自己有一點感覺。相比起沉默寡言的 James,Alyssa 則喜歡宣之出口,兼且附加粗口,對世事看不順眼。兩個在現實社會中看似不正常的人走在一起,一天決定離家遠去。

想教出好孩子,為何竟然教成犯罪者?

成長於正常家庭,卻走上歧途,犯下嚴重罪行,通常都令人不解,但在一些弒父殺母或是情殺案中,不難看見犯案者都是出身於正常,甚至可算是優渥的家庭,無人料及這些貌似健康成長的孩子會突然犯罪。曾任日本立命館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的岡本茂樹,生前在大學授課及研究外,亦致力協助受刑人更生。順籐摸瓜般尋找犯人的犯罪根源,他發現那多數是來自家人,由此想到可以用罪犯心理角度思考對孩子日常的教育方式,並寫下遺作「教出殺人犯」警醒現代家長。

九字尾:尋找生命意義的年紀

「時機很重要」,這不僅是人生道理,更有科學支持。有研究指人類的認知工作表現與時辰有 20% 關係、醫院在午間 3 點發生麻醉人為意外的機率比起早上 9 點高出 4 倍、在早上考試的學童成績比起在午間考試的好 —— 全都指向同一結論:對的時機做對的事,無往而不利。若將這結論置於整個人生中,那人生的重要時機何在?美國著名作家 Daniel H. Pink 新作指出,每逢歲數到了 9 字尾數關口,人較會作出自己從前未想像過的事﹐但心神一旦不慎,又會存在危機。

解剖暴力:犯罪的是人性還是大腦?

通過基因學、腦神經學和心理學的證據去預測暴力行為並非異想天開,眾所周知,男性天生就與惡劣行為更有關聯,Raine 著作中所搜集的恐怖罪行,犯案者都是男性。另外,部分暴力習性確可遺傳;大腦的部分損傷,尤其是出現在抑制衝動的區域,會令人更有機會在成年後傾向暴力。但還有令人吃驚的發現:譬如,靜止心率低跟反社會行為有所關聯。在大腦發育早期遭受損害,譬如母親在孕期吸煙喝酒,也會對嬰兒日後的行為產生有害影響。而大量吃魚確會減低暴力傾向,這很可能是大量吸收 Omega-3 的脂肪酸對腦神經產生正面影響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