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初期的香港:亞洲黑金中心

A+A-
1949 年,香港一家金銀兌換行。 圖片來源:Haywood Magee/Picture Post/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過去數十年,香港曾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擁有多所世界級金融機構,黃金貿易便是其中一項重要商業活動。有報道就指,今年香港已經取代杜拜,成為俄羅斯黃金的最大交易中心。其實香港黃金進出口在 1974 年才合法化,現時在牛津大學出任歷史系教授的 Catherine Schenk 曾在 Modern Asian Studies 發表研究,講述香港在戰後初期,成為亞洲黑金中心的故事。

戰後獨一無二的避風港

香港金市可以追溯到一戰前,本地華人社群相信買金能夠保值,會囤積金塊,也會用來製作首飾。然而,隨著黃金成為常見的國際貨幣儲備,也變得愈來愈重要。二戰後,西方各國建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確立國際金本位制,以美元作為主要國際貿易貨幣,而美元與黃金價格掛勾。與此同時,交叉匯率(cross rate)被認為鼓勵投機和套利,削弱國際貨幣體系,多國為了穩定匯價,會對資本流動和黃金交易實施管制。

在戰後初期,香港經濟依賴與中國大陸、台灣、韓國和澳門的轉口貿易,港元作為貿易貨幣於在這五個地方流通。1946 至 1949 年,中國以 3.00 至 3.30 美元兌換 1 英鎊的折扣價進行美元交易,遭到英國抗議,可是,為了讓香港繼續壟斷中美轉口貿易,亦只好允許香港的美元市場自由運作,港元可按官方英鎊的交叉匯率折扣兌換成美元。有香港本地金商以美元進口、港幣出口的形式買賣金塊。香港成為幾乎獨一無二,崇尚自由放任市場的避風港。

關閉金市,但執法消極

1949 年 4 月 14 日,葛量洪(Alexander Grantham)猶豫一段時間後,下令關閉金市。市場擔心政府關閉金市,是為英鎊貶值作準備,自由市場上的美元匯率隨即上升。加上 4 月 21 日共產黨人越過長江,戰局已定,中國金圓券崩潰,大量資本從中國和亞洲地區流出,在黑市購買美元。由於美元匯率上升,令香港進口商受阻,也提高了消費品價格。與此同時,金市被迫以地下形式經營,種種不穩定導致金價翻了一番,再進一步推高美元匯率。

不過,香港金融狀況很快就穩定下來,其中一個原因是信心,例如對與新中國的貿易前景感樂觀,以及緩和英國會放棄對殖民地負責的擔憂。不過,走私黃金活動依然繼續。官方關閉金市,並禁止進出口金塊,但未有完全趕絕黃金交易。一方面,香港擁有大型港口,便於走私,發展出繞道路線以逃避管制。另一方面,999 純度黃金交易非法,但 945 黃金依然可在本地合法買賣(對外貿易則為非法),有商人會在澳門或者香港把 999 黃金熔煉後再進入市場。

1977 年,金銀業貿易場於上環孖沙街的新址揭幕。 圖片來源:Robin Lam Kit/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當時,香港政府打擊黃金走私似乎並不積極,被捕風險相對較小。1953 年 2 月,與黃金走私相關的獎金,從被沒收黃金官方價值的 40%,降低為每兩 10 港元,但在整個 1950 年代黃金市場價格都超過每兩 250 港元,大大減少執法人員的執法誘因。當時,政府成功查獲的非法黃金,都來自主要走私圈之外,不到每年估計黃金出口中的 8%。Schenk 認為這個消極的執法態度,反映香港當局某程度上順從了公眾要求黃金市場合法化的壓力。

中轉站的優勢

Schenk 指出,當時的香港是東南亞地區最重要的黃金市場,是南非、澳洲和加拿大等黃金供應商、歐洲黃金市場和東南亞黃金買家之間的關鍵聯繫點。香港在貿易中的重要地位,部分源於其他地區實施的限制措施。1952 年泰國政府合法化黃金貿易後,香港即失去了一大出口市場。然而,香港與新加坡的貿易依然頻繁,並從那裡轉向馬來亞和印尼。有英國企業也被香港市場吸引,但黃金再出口等業務依然由擁有本地知識和專業技術的當地華人主導。

Schenk 形容,香港黃金貿易史提供一個窺探東南亞複雜貿易網絡的視角。大量小型船舶和人口流動頻繁,使得政府不可能絕對控制貿易,商人們就這樣發展出跨國的地下活動。當香港市場在 1974 年合法開放時,英國和歐洲交易商迅速建立以控制業務,但實際的黃金交易仍由華人人口在黃金銀業交易所進行。到 1979 年,香港已發展成為僅次於倫敦、紐約和蘇黎世的世界第四大黃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