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共203篇|

廖康宇:對社會有懷疑,就問紀登斯

此書適合所有關心社會、對社會現況好奇、甚至有疑問的人,它有助認識社會學的一些基礎概念,同時書中每個關鍵字詞又有延伸閱讀,讓讀者作進一步探索。讀畢之後,讀者會發現原來社會學和其他人文和社會科學環環相扣,而這些思考框架,是我們反思社會現況、推動社會改變必不可少的思想裝備。

戰爭逼近,烏克蘭前線居民如何自處?

俄羅斯承認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及盧甘斯克兩地區獨立,然而,親俄武裝分子僅控制兩地約 3 分 1 地方,意味著兩地其餘由烏克蘭控制的區域,也在俄軍出兵「維和」的範圍之內。其中,在距離頓涅茨克前線只有幾公里的城鎮阿夫迪伊夫卡(Avdiivka),有不安的居民努力如常生活,也有人準備離開。

年齡歧視:在退休人士之間同樣常見?

近年,世代矛盾愈來愈深,中年人會標籤年輕人為「廢青」,年輕人又會以「廢老」還擊。這類型的年齡歧視(ageism)在職場上很常見,不過英國巴斯大學教育學家 Sam Carr 近日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表示,同樣的現象,在退休人士之間也很普遍。

令和日本企業:我加價了,我不抱歉

過去,「加價」對日本人來說頗為陌生。大小商戶為了留客,總是非到萬不得已,才稍為賣貴點,甚至要為此道歉。但最近數月,從牛肉飯、廁紙到望遠鏡,都已經或準備加價。其中一些企業打破「傳統」,除了原材料價格暴漲所致,還因為它們相信,即使要人多花些錢,也不愁沒有銷路。

【愛在左右】紀實攝影師 捕捉日常帳幕掀起一刻

近 10 年,黃勤帶以出版攝影集為主,作品包括記錄港澳兩地變遷的「皇后旅館」、收錄香港舊區影像的「香港地」等。去年,他出版「Bardo Hong Kong 2019」,記錄香港 2019 年的大型社會運動。佛教術語「Bardo」,意指在死亡與下一段生命開始之前的狀態。黃勤帶選擇用相機,將當時社會在這個狀態裡的徬徨,記錄下來。

活在憂患的烏克蘭人,以生活如常應對俄軍壓境

10 萬俄軍集結烏克蘭邊境的消息,佔據全球國際新聞頭條,但作為當事人的烏克蘭人,卻遠較西方政府和評論人處之泰然,政府備戰的同時,首都基輔商業區依舊熙來攘往。有受訪者坦言與俄羅斯抗爭多年,早就學會做最壞打算,過分憂慮也無濟於事,還有很多事等著要做。

2021 年,全球在躺平的一年?

今年,中國其中一個關鍵詞當數「躺平」,年輕人決定「不買房、不買車、不談戀愛、不結婚、不生娃、低水平消費」,「維持最低生存標準,拒絕成為中國資本家賺錢的機器和被中國資本家剝削的奴隸」。而這個現象已經不單單在中國出現,多個發達經濟體都在 2021 年出現大辭職潮,人們都在反思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取得平衡。

香港戰後第一波移民潮:1948 年英國國籍法

根據統計處在 9 月份提供的數字,香港年中人口數字僅約 739 萬,比去年同期減少 1.2%,即 9 萬多人,顯示一場浩大的移民潮或已展開。香港自 1841 年開埠以來經歷過無數劫難,當中亦出現過不止一次移民潮。其中在 40 年代末,香港剛經歷日本侵略,社會百廢待興,同時又準備經濟轉型,農民難以維生,此時適逢英國修改國籍法,不少港人於是離鄉別井謀求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