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戰後第一波移民潮:1948 年英國國籍法

A+A-
1955 年,位於倫敦唐人街的一間廣東菜餐館。 圖片來源:Chris Ware/Keystone Features/Getty Images

根據統計處在 9 月份提供的數字,香港年中人口僅約 739 萬,比去年同期減少 1.2%,即 9 萬多人,顯示一場浩大的移民潮或已展開。香港自 1841 年開埠以來曾有無數劫難,出現過不止一次移民潮。其中在 40 年代末,香港剛經歷日本侵略,社會百廢待興,同時又準備經濟轉型,農民難以維生,此時適逢英國修改國籍法,不少港人於是離鄉別井謀求生計。

第二次世界大戰為歐亞多地帶來嚴重破壞,包括英國和香港。英國在遭受德國空軍的猛烈炮轟後,需要龐大勞動力協助重建戰後經濟。1945 年,左傾工黨領袖艾德禮(Clement Attlee)在全國大選意外擊敗二戰英雄邱吉爾成為英國首相。在其任內,艾德禮推出翻天覆地的改革,例如對內設立國民保健制度,把大量公共事業國有化,對外則允許印度獨立,而其中一個影響深遠的政策,是訂立了定義相對寬鬆的「1948 年英國國籍法」(British Nationality Act 1948)。

戰後,英國的殖民帝國面臨解體,1946 年加拿大頒佈自己的公民法,促使大英國協成員思考國籍問題。1947 年,各成員達成共識,允許各國自行訂立國籍法,同時保留「大英國協公民」(Commonwealth Citizenship)身份。英國也因此頒佈「1948 年英國國籍法」。當時,英國公民稱為「聯合王國及殖民地公民」(Citizen of the United Kingdom and Colonies,CUKC),政府並沒有仔細區分英國本土和殖民地居民的英國居留權與工作權。

修例後,很多英國殖民地的人士湧到英國本土以謀求更好的生計,在 1948 年到 1971 年,有大約 50 萬加納比海人移居英國,他們又被稱為「疾風一代」(Windrush Generation)。同一時期,在英國的遠東殖民地香港亦有一班人希望移居,據指當時香港市區一名挑泥工人週薪僅約 21 港元,但在英國,一個餐館雜役週薪至少 5 鎊,即約當時 80 港元。這些人多是新界原居民,其中客家人為主的沙頭角和西貢比例特別高,鴨洲和鹽田梓差不多全島荒廢。

除了英國新國籍法等誘因,香港自身經濟亦出現根本變化。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專題報道指,50 年代起香港東部漁獲銳減,令西貢鄉民難以維生;沙頭角的農業又因為中英雙方設立禁區和邊防而大受打擊。另外,在 1959 年,荃灣成為香港第一個新市鎮,及後港英政府大力發展新界,過程中徵收了很多土地,也變相令鄉民失去本來的生計。新界人的足跡也不止是英國,有人會到其他英屬領土如婆羅州、汶萊,山打根就有「小香港」之稱,另外荷蘭、愛爾蘭也是熱門地點。

不過這一波移民潮,對香港的人口結構影響不大,由於大陸移民湧入,香港戰後大部時間都是淨移入多於淨移出。最大影響是令新界多條村落荒廢,很多傳統文化因此散佚。同時,香港人亦改變了英國的文化面貌,特別是倫敦華埠,在 70 年代 9 成商家都是新界人。而面對移民人口急增,英國先後在 1962 年和 1971 年收緊居留權規定。同時香港也經濟起飛,成為全球的輕工業中心,移民潮隨之冷卻。要到 1980 年代,在主權移交問題和六四事件等陰影下,才令到香港人再次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