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里:獨居生活後,反而活得比較像個人

A+A-

人愈大,愈懶得應付社交。

也許是天生太毒的關係,我從小就不太喜歡與人群走得太近,對大型聚會或是各種聯誼活動都敬而遠之,只會隔月跟兩三個知己好友吃個大餐、聊一下垃圾話,就已經滿足了對社交的需要。

搬來台灣獨居後,這情況更為嚴重。除了因為人在異鄉朋友少,也因為獨居時思考空間較大,讓我能把專注力都放在自己的生活、事業上。現在我對社交的需求,真的低到只要每週能見一次活人就夠了,也因為這樣,我才報讀了老師單人指導的吉他班。

至於朋友聚會,因為擔心自己社交量過低導致神經病,住台灣的朋友也擔心我長期宅在家,哪天掛掉沒人知道,會害房東樓價雪崩,所以還是會隔一兩個月約吃飯一次。雖然都已經是很熟悉的朋友了,但每次出門前總會有種懶得外出的感覺,明知道與朋友聚會一定會很開心,但人愈大,就愈對社交提不起勁,這種矛盾的心情一直糾纏著我。

但到了獨居的第三年,我發現一個事實 —— 人搞不好本來就不需要太多社交。

坦白說,獨居的這些年以來,我的精神狀況反而一年比一年好,這年甚至連一次脾氣都沒有發過,對我來說非常難得。我認真思考了一下現在獨居與以往住在香港時的分別,發現除了因為待在身邊的人較少,自然更加懂得珍惜外,主要原因還是「獨個思考的空間」。

這裡先不說港台的分別,活在任何一個周遭都是人的世界,其實真的蠻消耗精力的。這裡的「人」,指的是同學、同事、甚至是同住的家人,與任何人社交都會消耗你的精神,只差在多與少而已。畢竟人們都有集體意識,既然生活在同一個環境,自然希望自己的想法與價值觀與他人相似。但剛好在你身邊的人,不一定都符合你的思想,在這個過程中,每天與他們磨合、辯論,甚至爭吵,都會讓你的意志力一點點變低,甚或每天不斷懷疑自己,但又脫離不了這輪迴。

生活在空間狹小的香港時,這情況固然更加嚴重。在連私人房間都沒有的環境下,連安靜思考這件事都很難做到,更別說甚麼獨立思考了。當然,若你身邊的人剛好都足夠開明、包容、不勉強你、不情緒勒索,那與他們在一起倒是有精神健康加成的效果。但是,這裡畢竟是亞洲,亞洲父母是怎麼一回事,而他們教出來的子女又是怎麼一回事,你懂的。

我正是受不了這種環境,所以隻身到外地獨居。這過程中有艱辛也有無奈,但回頭一看,得到的卻更多。

一個人生活,除了房租柴米油鹽燈油火蠟全部自理,讓你不得不一下子長大成人努力養家外,擁有獨自思考的空間,也能讓你與過去變得判若兩人。

因為旁邊沒有人,所以每天生活大小事都必須要自己決定、自己思考,自己負責。過去也許可以怪罪別人在你旁邊指指點點,讓你不能思考自己想做的事;但現在再也沒有藉口,知道自己不想要甚麼以後,還必須思考自己到底想要「建立」甚麼,然後一步一步往那方向走。

在這個過程中,你的人格會一點一滴的建立起來。經過各種挫折與失敗後,你的自信心反而會愈來愈大,價值觀也愈難被衝擊,因為你將時間都集中放在自己身上、思考自己的事情,也愈來愈認識自己。這樣的變化,可以說是變得自我中心,但擁有一點點自我中心的人,卻是最不受他人情緒影響,內心最穩定的人。

當你不再需要透過爭取別人的認同、靠別人的喜歡來獲得自我價值以後,自然就能減少應付不必要的社交,從而讓情緒更穩定,也能更專注的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了。

先建立自我,再去接觸其他人,彼此交換看待這個世界的想法,讓大家的眼界都能更廣闊,卻不影響他人的步伐、不勉強他人改變,也不輕易被對方的一舉一動影響情緒。

我認為,這才是最好的社交。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一名移居到台灣生活逾3年的90後女生,筆名茶里,著有繪本《我住在台灣了!》、《一個人住在台灣!》。 從初搬來時的糊塗迷惘、不知所措,到現在能住台灣養活自己,一路就這樣跌跌撞撞找出自己生存的方式。希望能透過這專欄,向大家分享住在台灣的日常生活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