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ter Ho:科技發展追落後需要甚麼?

A+A-

政策到底是離地還是高瞻遠矚,並不難分。

圖片來源:路透社
圖片來源:路透社

美國總統參選人希拉莉侃侃而談科技人才培訓、建立科技外交、加強著作權、資料安全、開放數據等法規概念,針對科技潮流之中商業公司不能解決的問題,著墨於長遠發展和國際間的定位、策略。如果她成功當選,行內人士立即可以為公司部署自己的五年計劃。

台灣總統蔡英文野心勃勃要把台灣發展成亞洲矽谷、推動綠色科技、發展物聯網及機械人技術,借科技拓展國內發展成熟的再生能源產業,為台灣扎實的硬體工業進行產業升級,雖然在區內有南韓、日本、中國等強勁對手,但仍有能力爭取成為亞洲科技龍頭。

香港政府去年成立創科局,主要的科技政策包括擴建科技園和數碼港、於蓮塘建新工業邨「再工業化」、設不同的基金支援創投和改善市民生活、建智慧城市。雖然回應了業界部分需求,但從戰略角度看明顯落後其他國家地區,智慧城市和支援創投固然落後了 5 至 10 年,也欠缺了長遠的人才培育和拓展香港領導產業的想法。數碼港、科學園以至將來的蓮塘都是偏遠地區,基金的申請程序往往繁複,很可能最終淪為中小企和 NGO 的雞肋。

圖片來源:香港科技園
圖片來源:香港科技園

舉一個實質例子,政府投放 5 億港元的創科生活基金,旨在為商業上未必有利可圖或市場未有的項目提供啟動資金,每個項目上限為 500 萬元,規定開發時間最多為 12 個月,並營運至少 2 年,資助不適用於租金、交際、水電開支,鼓勵 NGO 夥拍私人企業研發,聽起來頗為理想,有議員甚至擔心款項會被濫用,認為 200 萬至 300 萬已相當足夠。然而,200 萬和 500 萬的資助上限其實沒有分別,因為更重要的是 NGO 申請成功後,可以獲得甚麼的支援。試想想:

  1. 大部分 NGO 都沒有科技專家,即使夥拍商業科技公司研發,亦容易因為欠缺技術知識而導致項目爛尾。如果利用資金聘請具經驗的科技人員擔任顧問或產品經理,3 年的費用已用近 100 萬元。
  2. 根據慣例政府基金申請手續繁複,而且採用價低者得的中標原則。科技公司為了贏得項目往往會壓低標價,然後研發項目的技術人員不一定專責中標項目,項目時間隨時拉長,未能於一年內完成開發,甚至開發失敗。
  3. 研發創新產品需要生產原型,NGO 需要時間去尋找工廠,而且不一定願意量產原型。聽過有個案要生產原型一件,但工廠每次最少要生產十件,於是研發項目的預算和時間都因而增加。

上面三個情況都是一些從事 NGO 的朋友的經驗分享,也是現時很多團體面對的窘境,結果申請基金的計劃書大多是容易成功的項目,而一些容易失敗但更有用的項目往往胎死腹中。

政策到底是離地還是高瞻遠矚,並不難分。政府有沒有花心思去理解社會的定位,評估政策是否可行,大家很容易就可以知道。相比房屋、交通、醫療等牽涉民生和大量既得利益者的範疇,科技政策的爭議性一向較低,亦因此有較大的空間多做嘗試。在科技發展方面,香港絕對是在追落後,追落後需要一個真正具視野的創科局長,而他不應該依然沉醉在數十年前與 Steve Jobs 那一面之緣。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任職跨國科技公司,網站 Outside 成員。

http://www.outsid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