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人開始選擇本土品牌,西方企業如何自處?

A+A-
中國本土運動品牌安踏體育在上海的商店。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中國人口眾多,西方品牌自然積極開拓市場。過去中國消費者比較偏好外國品牌,但近年隨著「國潮」趨勢興起,原本在市場競爭中受質素低劣、銷售能力等問題困擾而處於劣勢的本地品牌,已扭轉局面。有針對中國 15 個城市的調查就發現,願意購買中國本土而非外國品牌的受訪者,已從 2011 年的 15% 上升到 2020 年的 85%。

外國貨不再香?中國品牌開始翻盤

多年前外國品牌要打入並佔據中國市場,最直接的其中一個做法是開實體店 —— 不僅一線至三線城市要有分店,還滲透到四至七線城市,務求不放過每個角落。不過今天,正如諮詢公司貝恩(Bain)駐上海全球合夥人楊大坤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稱:「僅把品牌帶到這裡並且開店已經不夠,現在還必須為利潤拚命。」報道指,許多中國本土品牌已在網上、購物區及實體商貨架大行其道,質量、設計和銷售技巧皆有所提升, 還能靈活迎合消費者持續轉變的口味。

中國本土品牌的優勢,在於迅速適應疫情期間直播營銷的現象,大量利用有影響力的名人和短片分享應用程式作營銷。這些品牌也會為中國消費者設計適合他們的商品,例如配合中國人皮膚的眼影盒、人蔘牙膏,以及奧運體操金牌得主李寧同名品牌運動鞋等等。許多消費者現時仍保留疫情期間的線上購物習慣。今年頭 5 個月,中國電子商務銷售額便增長 13.8%,同時獨立品牌的衣飾店銷售額增長 6%。

國貨熱潮從何而來?

完美日記的北京實體店。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消費者變得更節儉;另外,中美關係緊張,部分消費者出於民族自豪感亦選擇支持中國品牌;也有人覺得中國商品的質素已能跟西方品牌比肩,甚至做得更好。任職北京公關公司、47 歲的竇曉涵(Xiaohan Dou,音譯),便棄歐美化妝品而愛好名為「完美日記」的中國本土品牌,稱其產品更便宜、上妝效果更好。竇又指多數消費者比以往更在意價格,完美日記一盒十二色眼影售約 15 美元(約 117 港元),相比之下,來自法國的 L’Oreal 六色眼影盒,要價約 23 美元(約 180 港元)。

2017 年時,完美日記只是阿里巴巴電商平台上銷售的一個網上品牌,其後才開設實體店。據市場研究公司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數據顯示,品牌自此成為中國最暢銷的本土化妝品牌。直至 2021 年,完美日記的中資母公司以及另一家本土新秀花西子,共計佔據中國逾 90 億美元彩妝市場的 15% 份額 —— 由 6 年前的零開始。至於像 adidas、P&G、L’Oréal 這些外國品牌,她們的全球銷售額有相當大部分來自中國,現時已仿效本土競爭對手的銷售策略,增加網上銷售渠道,並設計融入中國文化的產品。以 L’Oréal 為例,雖然上年度仍領先中國彩妝市場,但報道引述數據指,L’Oreal 等跨國公司的中國市佔已下滑。目前 L’Oréal 也在抖音上經營網店,消費者可以通過直播影片,諮詢美容顧問。

中國本土品牌大受歡迎的另一個原因,是推動消費文化的年輕人,對中國傳統文化更感興趣,且對新品牌持開放態度。中國品牌還得到國家鼓勵,3 月的兩會期間,便有委員呼籲「強化中國品牌建設,推動國潮品牌消費」。「國潮」可理解為融入中國文化元素的時尚潮流,評級機構晨星(Morningstar)中國分析師 Ivan Su 指,這表示過去的消費者不太在意服裝上的中國元素,現今則愈來愈有追求。國潮同樣引來西方品牌效仿,15% 收入來自中港台澳的 Nike,行政總裁 John Donahoe 在 3 月向投資者表示,品牌正通過中國本地的應用程式,以及發佈本地化運動鞋來來迎合中國消費者,例如在運動鞋加上中國生肖;美國奢侈品牌 COACH,去年則與中國本土品牌大白兔推出聯名合作系列。

不過跟從「國潮」是否就能複製成功,背後還有各種疑慮。adidas 今年亦推出印有粗體字「中国」的運動外套;不過在 2021 年,安踏體育已超越 adidas 成為中國運動鞋服市場的第二名。adidas 此前曾就中國工廠強迫勞動指控發表聲明,因而受到國內網民抵制。去年 11 月,adidas 行政總裁 Harm Ohlmeyer 就指,公司面臨包括地緣政治的嚴峻挑戰,導致中國網紅與西方品牌合作時猶豫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