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我入餐廳,在餐牌上見到順德魚雲羹,就必定會點,想一間餐廳夠膽賣魚雲羹,大概對自己的出品有信心,要知道魚雲羹騙不到人,味清鮮而淡雅,一入口就知斤両。
飲食文化
|共20篇|
呂嘉俊:香港人享受澳牛的方法
你可冷嘲香港人不懂得享受食物,笑我們不明白餐飲服務是何物。香港人真的很實際,毋須要機械樣板式服務,也不願見到侍應卑躬屈膝當自己是大爺大姐,寧願你將資源放在食物上,其他一切從簡。我們都在趕路,時間用得好盡。
呂嘉俊:不如先做好一個缽仔糕
缽仔糕雖是我們的平民小吃,但要做得好一樣不易,要精心計算和經驗。整個工序首要是磨米漿,最好用舊米,水分較少,質感強,做出來的糕才夠煙韌,有濃郁米香。紅豆卻不能用舊貨,否則不夠腍,要大大粒,煮得軟,下得足。
呂嘉俊:見過倫敦金又怎會再信月餅會
如果在今日世道,有組織再推出月餅會,你還敢買嗎?我膽小,會相信未到中秋,組織早已解散,錢都不翼而飛。人人都說香港的食物變質,是人心變了,美味又怎可能穩守得住呢?
呂嘉俊:香港飲食業墮落迷思
過去十多年,香港餐飲業表面生意暢旺,實際上跟某些傳媒機構的點擊率一樣,數字大,「內容」卻非常空洞。十多年後,習慣了粗製濫造的飲食經營者會發現自己已沒出路,廚師沒好好鑽研廚藝,侍應沒進修增長知識,老闆沒遠見創出新模式。
施彼理:自信點,今年就吃鯪魚球
旅發局為了響應「香港夜繽紛」活動,將會復辦美酒佳餚巡禮(Wine and Dine Festival),並計劃引入「大灣區人氣美食」如順德三寶(魚皮餃、魚腐、鯪魚球)、順德蒸豬手等,還會提供避風塘炒薯仔等「地道風味小食」。有網友指,「美酒佳餚巡禮」就應該喝葡萄酒、鋸牛扒,吃鯪魚球是自貶身價。請恕我不敢苟同。
渡海越洋的素食者,在倫敦再嚐一口彼岸肉
短短數天,筆者其中一個深刻的體會便是那份簡單的安心。每一間餐廳都必定有素食提供,每一間超市都有素食專屬的區域,在冰櫃前重遇舊愛 —— 已經在香港全面下架的 Beyond Meat,百般滋味在心頭。
吳蚊蚊:菠蘿炒牛肉
香港傳統的食物,有太多好的,逢年過節,總有要下廚的時候,友人和男友都期待我煲湯,可是我不在行啊。至少要端出一味見得人的菜,我就會煮菠蘿炒牛肉。
呂嘉俊:重看港產片「金玉滿堂」,誰信 30 年不變
近年我們時常翻看香港的老照片和舊電影,然後慨嘆今非昔比,沒想過看從前的港產飲食片,還要是喜氣洋洋又搞笑的賀歲電影,竟同樣會生出類似感觸。「喜劇,是悲劇加上時間。」換個說法,悲劇是喜劇加上時間,原來都一樣。
加入薯條的英式中餐,還算中餐嗎?
早前,美籍亞裔 TikTok 用戶 Soogia 對英國人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分享的菜式表示困惑,因為那不太似她熟悉的中國菜,包括美式中餐。有關主題 #britishchinesefood 迅即惹來熱烈討論,後來演變成批評英式中餐太另類。但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指出,之所以混合中西食品,其實是華人移民廚師為了滿足英國人口味而改良菜式,由此衍生出獨特風味。
呂嘉俊:我們懷念英殖時代,但為何不愛英國菜?
「懷舊」明明是一種不理性行為,就算當時過得不怎麼樣,經過時間洗刷,好的感覺會留下而壞的經驗會洗走,但為何談到食物,我們又忽然理性起來,從歷史到烹調手法,去分析英國菜的差劣,而不是盲目地愛上它呢?
茶里:為何不要在台灣人面前喊餓?
為何我會知道那麼多?因為我在台南剛下火車,不經意的說了一句「好餓」後,朋友們立刻飆車(利申:在法定的車速下)把我帶到不同的店家,每個人都用他們各自的食物配方,一人一碗把我塞飽,讓我從此不敢在台灣朋友面前喊餓。
吳蚊蚊:燒賣魚蛋蝦餃
熟悉的東西正一點一滴地消失,城市掉了色,像水彩畫濕掉之後融掉爛掉,你拿著半張紙片,記得一點點,努力回想又好像忘掉一點點,腦中努力拼湊出原來的樣子。但到底甚麼是原來的樣子呢?
一部主婦口述歷史,記載經濟起飛前的日本家常菜
「住家菜」不只滿載回憶,亦反映了社會變遷。日本調理科學會橫跨 4 年,推出全套 16 冊的「繼承傳統 日本的家庭料理」食譜書,便結集了 1960 至 1970 年代、進入高度經濟成長期前,扎根全國各地的 1,880 道家常菜式,希望讓故鄉的味道留芳百世。整個系列製作時長近 10 年,動員逾 300 名研究者,一批昭和主婦更是全書的靈魂人物。
無鹽生活:印度原住民的食鹽替代品
食鹽不單是常見的調味料,用以提升食物味道,其含有的鈉亦是不可或缺的營養,提供身體所需的電解質,以及維持細胞外液和酸鹼平衡;可是過量攝取鹽分又可能會引致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都市人對鹽又愛又恨,長居於深山的印度原住民阿帕塔尼(Apatani)部落則難以獲取食鹽,卻又意外開發出一套無鹽生活,以天然灌木作替代。
當日本醬油走進咖喱之國
在香港家庭的廚房中,總是不乏日本豉油,但在香料大國印度,豉油又能否在當地餐廳及廚房佔一席位?調味料巨頭龜甲萬株式會社正在當地宣傳,希望說服印度人採用公司招牌調味料「萬字醬油」,更揚言要將之變成印度的茄汁。
沒有意粉、薄餅與番茄,古羅馬人吃甚麼?
說到意大利菜,大家自然聯想到意大利粉和薄餅,但這些菜式才幾百年歷史,如今必不可少的番茄,也是從南美引進的 17 世紀新食材,那麼熱衷大排筵席的古羅馬人,究竟有甚麼好吃?旅居意大利作家 Susan Van Allen 就在 BBC 專文介紹,一家開在羅馬古道旁的意大利餐廳,如何復刻重製 2,000 年前的古羅馬佳餚。
Gloria Chung:美國飲食文化的精髓 —— 移民
無論如何,美國的政治和文化,其實遠比我們想像中複雜,歐洲人常取笑美國沒深度、沒歷史,看來也是出於了解不足。我常覺得,要了解一個地方,從飲食開始最為直接了當,也最貼身處地。
Gloria Chung:飲食文化爭霸戰 —— 白人主義和追尋 Authenticity 的矛盾
當 BIPOC 不能守住自己的文化,讓其他人來創新,做出三不像的食物(如墨西哥菜在美國就變成快餐式、缺乏 Authenticity 的 Taco Bell),那 Authenticity 有誰來保護呢?
武漢肺炎所改變的餐飲習慣
餐飲業可以説是這次武漢肺炎災情之中,最深受重創的行業之一。美國餐飲業的雇傭人數超過 1,500 萬,產值高達數以萬億計,普通人平均每週外出用餐五次,自疫情爆發以來,由於各種限制措施,盈利下跌,不得不大幅裁員。目前美國的餐廳陸續重開,未來外出用餐會受到怎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