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海越洋的素食者,在倫敦再嚐一口彼岸肉

A+A-
圖片來源:Joe Raedle/Getty Images
文:雅遜葉

筆者最近移居英國,正當懊惱居住何處,有幸當年大學同窗仗義收留,暫得一處棲身之所。民以食為天,有瓦遮頭後下一個物理層的問題便是飲食。由於本人茹素多年,深明一眾素食同道平時在港外出用餐所遇到的困難:要麼在步進餐館前反復檢閱餐牌以確保有食可覓,要麼就是害怕別人過分遷就或關心自己而感到不好意思。這正是 Eating Animals 書中提及 Table Fellowship 的問題。

然而,傳統英國菜的聲譽一向不佳,室友與我相識逾十載,在希斯路接機的時候似乎知我所慮,淡淡而帶點幽默的拋下一句:「大英帝國,物阜民豐,包你有啖好食。」

初來報到,同屋熱情地向我介紹鄰近超級市場及不同族裔開設的餐廳。他補充:「只要撇除本地英式料理,倫敦可算是另一個美食之都。」 短短數天,筆者其中一個深刻的體會便是那份簡單的安心。每一間餐廳都必定有素食提供,每一間超市都有素食專屬的區域,在冰櫃前重遇舊愛 —— 已經在香港全面下架的 Beyond Meat,百般滋味在心頭。與友人把 Beyond Meat 譯為彼岸肉,一方面是將 Beyond 音譯,另一方面則是意譯為解除眾生痛苦以渡過彼岸。

上週末,我們到訪文藝搖籃 Camden Town,終於見識了素食佳餚林立的龐克專區。 朋友在純素快餐店隨意點了一份 Animal Snack Pack,薯條酸瓜配上秘製煙肉醬汁再加兩罐薑啤,美食當前懶理炎暑大快朵頤,我頓時恍然大悟,我們自己不就是動物的一分子嗎?

素食潮流近年席捲全球,而普遍大眾選擇茹素的原因離不開健康考量、環保意識的提升、捍衛動物權益或實踐宗教信仰。曾經為國際大都會的香港也一度緊貼這股熱潮,奈何這數年政局不穩、防疫條例嚴苛,可算是間接造成本地素食產業由盛轉衰的元兇。

受堂食限制措施及整體經濟衰退接連重擊,本港一般飲食業已經難於生存,更何況素食餐廳通常較為依賴特定的食材及國際化的客源,在面對供應鏈問題、外國僑民撤走及遊客減少的情況下從商環境則更為嚴峻。從前被視為全港素食普及指標的 Green Common 由全盛時期的十多間店舖萎縮至荃灣一間分店,不少具質素的特色小店舖例如良心自助餐走肉・朋友或是在蘇豪區走高檔路線的 Pop Vegan 亦無一倖免已成絕唱。

到了英國,作為素食者的我,才真的可以安心進膳、安心選擇、安心出行。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