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嘉俊:香港飲食業墮落迷思

A+A-

最近有兩件風馬牛不相及的事,卻掀起我思考當中的關連。

第一件事。朋友是傳媒機構的管理層,他說今日傳媒難做,過去 10 年不斷製作不堪入目的內容,換來一堆讀者點擊數字,再靠瀏覽量跟客戶商討廣告。朋友坦言,這做法運作十多年,騙不到甚麼人了,大家都心知肚明,這堆數字根本意義不大;只是老闆躲在象牙塔中,缺乏遠見,為求保持瀏覽量,朋友仍要繼續生產沒營養的內容。公司更有一個部門,專門製作跟數字相關又能譁眾取寵的資訊,例如:「18 歲少女愛上 86 歲老翁,結婚 3 年相愛如昔」,或者:「23 歲少年不吃午餐 4 年儲 70 萬上車」。你知,我知,大軍都知,這些資訊根本不真實,也沒人翻查出處,傳媒機構只是定期用人工智能不斷將 18 歲少女變成 20 歲,86 歲老翁換成 93 歲,就能獲得瀏覽量。

第二件事。前幾日,到一家老派茶樓吃早餐,我是熟客,平時帶一本書,喝盅濃普洱加兩款點心,便足夠消磨一個上午。今天情況有變,遊客極多,不守規矩的遊客更是多數,點心出爐,一群人即蜂擁而上把點心車重重包圍,大家也不理是甚麼點心,見到即搶。他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高速拍照,再把點心幹掉,旁邊還有幾位網紅直播,開著電話一邊擺姿態一邊放食物進口。當日我幾乎吃不到任何點心(實在不想跟人家爭先恐後搶食物),只以旁觀者身份看以上情況,觀察總結,每位用餐不過 40 分鐘,茶喝不到兩壺,點心一般會點多,平均每枱吃剩 20%。我腦海中不斷浮現「閒」字,過去上茶樓吃早餐重閒情,喝茶讀報,吃一籠精巧點心,是由心境帶出來的飲食體驗,但今個早上蕩然無存。

兩件事好像沒關係,卻同時令我想起「劣幣驅逐良幣」這句老話。過去十多年,香港餐飲業表面生意暢旺,實際上跟某些傳媒機構的點擊率一樣,數字大,「內容」卻非常空洞。以上所說的茶樓只是冰山一角,很多餐廳都有相似情況。立心不良的老闆當然樂見遊客迫滿餐廳,大家最好不了解菜式的特質,亂點一通,食物可偷工減料,不講創意。侍應不用培訓,飲食知識毋須增長,遇上財大氣粗的食客更妙,只需推介他開幾瓶貴價紅酒、點餐牌上最貴的菜式就是了,侍應不必講解菜式配搭的重要性,只要一點樣板式服務已夠用。

這種經營模式是仰藥,根本是慢性自殺。十多年後,習慣了粗製濫造的飲食經營者會發現自己已沒出路,廚師沒好好鑽研廚藝,侍應沒進修增長知識,老闆沒遠見創出新模式。情況就如不斷叫同事製作「18 歲少女愛上 86 歲老翁」的傳媒老闆一樣,時間過去,會發現自己身邊沒培訓過一個好員工,亦沒啟發到好的讀者,潮流一過,水來土掩,大家一同在爛船中,等待沉沒。

很多人說,開關之後,香港餐飲生意淡靜,人人都跑到外國消費,都在說:「香港的東西很貴,食物不好,服務又差。」這算不算是因果?我們在過去十多年,錢是賺到了,卻只換來一切東西的漲價。當文化傳統燒得七七八八,而城中各人再沒在「工藝」上鑽研深探,一座城注定變得空洞,一場大雨來臨,盡見倉忙狼狽。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前《飲食男女》執行編輯。字字研究所出版社和書店創辦人。曾編寫《本土情味 —— 香港百年飲食口述歷史》、《香港經典小食》等書籍。不專心飲食者,試圖以歷史、哲學、經濟、政治分析飲食活動,大部分時間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