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薯條的英式中餐,還算中餐嗎?

A+A-
英國倫敦的中式大排檔。 圖片來源:Dukas/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早前,美籍亞裔 TikTok 用戶 Soogia 對英國人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分享的菜式表示困惑,因為那不太似她熟悉的中國菜,包括美式中餐。有關主題 #britishchinesefood 迅即惹來熱烈討論,後來演變成批評英式中餐太另類,竟以油炸食品作為主食,並配以非中菜的醬汁,例如用薯條配咖哩醬。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指出,之所以混合中西食品,其實是華人移民廚師為了滿足英國人口味而改良菜式,由此衍生出獨特風味。雖然每間中式外賣店都有咖哩醬、雞肉丸或糖醋雞等類似元素,但各間食店都會根據當地社區的口味再設計自家食譜。

菜式改變,是移民的歷史軌跡

香港或是英國中菜的最大起源。其作為大英帝國最後一個遠東殖民地,亦是既定貿易路線的一部分,當時多間歐洲航運公司會僱用中國南方人作為水手,有些人後來亦移民到英國。為了生存,以及為不斷擴大的華人社區及路經水手提供溫飽,移民開始經營起粉麵館。情況在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達到頂峰。

到 20 世紀中期,英國放寬移民法,允許更多移民到當地定居,以滿足戰後的勞動力需求,令當地出現中式「餐館熱​​潮」。在 1957 至 1964 年間,當地中餐館數量急增一倍,其中許多更會迎合非華人口味。

哈佛大學華人社會教授 James L. Watson 在其 1975 年的著作 Emigration and the Chinese Lineage 中寫道:「在 1965 年,5 間中餐館迅速在倫敦西區一條不起眼的街道上相繼開業」,新唐人街逐漸在倫敦爵祿街(Gerrard Street)形成。Watson 指出,這些新餐廳及外賣店被社區分為服務中國顧客及服務西方人兩種。大英圖書館則指出,在 1950 年代,中國餐館也會以「牛油麵包、批、薯條配中國菜」來迎合新顧客口味。

落地,植根,變成社區的味道

時至今日,許多在英國出生的華人都在傳統中餐及改良中菜的陪伴下長大。倫敦餃子店 Dumpling Shack 集團的創辦人 John Li 青少年時期在父母位於舒梨郡東部的一間中餐館工作。他說:「每日下午五時半,我們都會享用家常粵菜及客家菜作為家庭晚餐 —— 都是非常『健康的菜餚』。」但他也很欣賞父母為顧客烹調的融合菜式。至於為何英國中餐仍位列英國最受歡迎的食物之一?他認為:「正是其有著人們想在舒適食物中找到的風味特色。」

中國外賣店也一直是當地不同背景非華裔英國人社區的特殊場所。在 Takeaway: Stories from a Childhood Behind the Counter 中,作者 Angela Hui 講述自己在威爾斯鄉村的外賣店長大,以及這間食店如何成為當地人聚集地點的故事。此類外賣店是社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許多人對這個地方及食物均有著美好的回憶。

創立英國東亞及東南亞身份認同社區平台 Celestial Peach 的作家 Jenny Lau,希望看到更多地方的華人美食可發光發熱,包括來自印尼、毛里裘斯及泰國的華人餐館及廚師,並建議將英國中餐視為另一種地方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