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共117篇|

Moyashi:你的警訊

在港鐵交通的先天缺乏、眼高手低的製作下,廣告出來的效果,純粹只是互不相識的俊男美女在街中無端撻著,突如其來得難以想像有多浪漫。如果男主角換成筆者,故事明顯會變成警訊 —— 對零交集的異性產生毫無理據的意識,最後在港鐵車廂中發生肢體碰撞,「望咩呀望!想搏懵呀?我叫非禮㗎!」希望港鐵屆時會保釋我吧。

網紅氾濫「攞著數」,高級酒店最頭痛

打開 Instagram,網絡紅人的多姿多采生活盡入眼簾,儼如上流貴族典範,令人艷羨。不過,擁有真正號召力的 KOL 不多,留戀網絡世界虛名,充大頭鬼的網絡用家則愈來愈多。不少奢華酒店和高級度假屋的經營者對此大痛頭痛,因為這種自恃擁有網絡影響力,繼而白撞「攞著數」的所謂 KOL 與日俱增,並且用拙劣的門外漢手法,期望只靠一兩張照片或短片,酒店就願意為他們埋單,提供免費服務。

球衣經濟學:非常合理的不正常銷售策略

歐聯落幕,世界盃開鑼,無論熱捧哪一國勁旅,都是球迷再添球衣的旺季。作為一個標準球迷,都不會錯過世界盃、歐洲盃以至各國超級聯賽盛事,歷年買過的球衣就更難計算。儘管球衣款式每年每屆都大同小異,售價卻愈來愈貴,而且球季一過,意義便大減。不過,球迷可能是地球上最忠誠的情感消費者。即使無新意、多廣告,而且愈出愈多、愈賣愈昂貴,一切不合理的銷售策略依然好像非常合理,球衣的銷情不但逐年飆升,更從未遭公開批評。

廖康宇:廣告其實做啲乜?超過半世紀的大辯論(二)

相比起上一世紀,傳銷知識由廣告公司壟斷,廣告客戶相信廣告公司比自己更了解消費者;隨著傳理課程在大專院校愈來愈普及,以及廣告客戶向廣告公司挖角,客戶由以前習慣長期依靠廣告公司,變成只將部分工作外判及短期項目化。廣告公司要同客戶角力,必須建立一個「專業廣告人」的身份,否則再難以服眾。

廖康宇:廣告其實做啲乜?超過半世紀的大辯論(一)

雖然與廣告業相關的大學課程愈開愈多,但要成為廣告人卻不需要有傳理相關的學位。廣告公司一直相信混合不同背景的從業員,有利於創作及產生新意念。而且在傳理課程大行其道之前,上一代的廣告人大多都沒有於大專院校接受廣告訓練,加上之前所講廣告業涉獵的範疇非常之廣,要建立一個「專業廣告人」的身份是非常困難。

距離廣告商跟電視業分手還有多久?

常有本地民調表示,如今 90、00 後的新生代,對電視媒介相當抗拒,認為是老一輩的人才會看。情況並非只發生在香港,「紐約時報」引述數據分析指出,2016 年可能是美國電視業由盛轉衰的分界線,被電視機壟斷家庭娛樂的黃金時代已一去不返。在 70、80 年代,電視機、冷氣機、洗衣機和雪櫃,曾被視為中產家庭的四大身份象徵,尤其以電視機最為重要。上一代或從未想過,在他們下一代家中,可能根本就沒有、甚至不想擁有電視機。絢爛半世紀過後,它和整個電視工業可能消失得比其他電器更快。

「日本製造」:從何時起是日本人的驕傲?

「Made in Japan」,今天看起來是多麼著目的國家品牌,單靠這個名號,同樣的產品可以賣貴一倍。如果回顧上世紀的歷史,「日本製造」可以追溯至 1960 年的朝日新聞中。當時 SONY 刊登在報紙上的手提電視機廣告中,聲稱企業的技術力是「日本的驕傲之一」,可說是「日本製造」的起源。但事實上,上述的廣告製作,與 60 年初期的日本商品外銷沒有因果關係 ——「日本製造」的名牌策略,並非外銷戰略的一部分。

日本家庭主婦形象,由戰後家電廣告建立?

日本真正開始大量生產家庭電器、確立品牌,是 50 年代中期的事情。家電的技術發展、商品銷售策略與戰後民主化、以至建構家庭形象脫不了關係。或者有人認為,只要兩個以上的人住在一起就稱作家庭,但事實是「家庭」的概念在不斷轉變,今天我們對現代家庭的概念絕非「自古以來」。單單是家庭電器廣告的轉變,已經可以觀察到家庭中的女性,如何轉化為「主婦」,而這個「主婦」的形象,又經歷數次的變化。

售樓廣告的哲學

回望 6、70 年代的日本售樓廣告,住宅商品化的過程,某程度是「家庭」商品化的過程。透過銷售住宅的「空間」,連帶將「理想家庭」的印象一併輸出滲透到社會中,建構出以「家族」與「職場」二元空間為核心的社會現實。

朱克伯格的最強殺著:Instagram

Facebook 被揭遭「劍橋分析」挪用大量用戶資料後,前員工兼 Whatsapp 合伙創辦人 Brian Acton 隨即發起 #DeleteFacebook 運動。Elon Musk 亦不甘後人,非但反問「甚麼叫 Facebook」,還刪除 SpaceX 和 Tesla 的 FB 專頁。可是他的 Instagram 帳號?卻仍照常運作,儘管這個相片分享平台早被 FB 收購。誠然,Instagram 被 FB 收歸門下後,彼此保持一定距離,但它借用了 FB 的商業模式,以龐大的用戶數目,吸引客戶投放廣告。「彭博商業周刊」分析,過去 Instagram 依靠 FB 成功,今卻風水輪流轉,FB 或需仰賴 Instagram 續命。

交月費玩 Facebook,你願意嗎?

每當 Facebook 出事,很多用戶皆以消費者自居,投訴這個社交平台管理失當,只顧賣廣告賺大錢。但大家往往忘了,FB 從來都是免費,無論是發帖、打卡或呃 like,都沒收你一分一毫。直至近日,媒體爆出 FB 外洩數以千萬計的用戶資料,令「劍橋分析」得以濫用,威脅西方民主,眾人方如夢初醒 —— 我們沒有付錢購買產品,只因我們本身就是「產品」。

真作假時假亦真 —— 立於維度之間的 3D KOL

老實說,KOL 還有虛擬不虛擬之分嗎?答案是還真有。她們是 Instagram KOL 中新興的一群,和其他人一樣會分享九頭身零毛孔的加工美照、化妝或美甲潮流心得、打卡美術館或海灘,間中為社會議題發聲,獲品牌邀約合作,名利雙收…… 與眾不同的是,她們在相片中展現的自己,不論是美麗的臉孔、零瑕疵肌膚還是修長的身材,皆是電腦軟件生成 —— 她們是虛擬 KOL。

不靠 Facebook,電子媒體還可靠甚麼?

Facebook 在今年 1 月表示將減少動態消息上的新聞量,聲稱要令用戶朋友和家人的帖子更常出現,引起一眾全球媒體人心惶惶,生怕自己的媒體流量大跌,但其實早於一年多前,Facebook 上發佈的新聞量已大幅下降,臉書似乎不再是電子媒體可靠的朋友。

消失的 M:「金拱門」廣告的解構美學?

近期麥當勞在多倫多推出一個新廣告,別具創意,令人眼前一亮。麥當勞與加拿大設計團隊 Cossette 合作,以極簡風格,將 M 字標誌「解構」出 4 個不同部分,並且成為公路上的方向指示牌,告訴過路者就近的麥當勞位置。新廣告的設計意念,就像智能手機上的 GPS 功能,以不同部份的 M 字輔以簡短文字,表達出「左轉」、「右轉」、「下個路口離開」和「回頭」的導航提示,而廣告本身則沒有任何關於「這是一個麥當勞廣告」的提示。

幹細胞如何養顏?

不知從何時起,「醫學美容」一脈橫空出現美容界,各種幹細胞護膚品湧現市場如雨後春筍,有科研加持,信心保證,連廣告詞都擲地有聲,「逆齡再生、修復細胞」等說得鏗鏘,比明星代言人的推薦更可靠。不過,幹細胞美容神效是否真有其事?事實是,幹細胞雖經初步證明確有醫學療效,但就連諾貝爾獎級別的科學家也仍在研究摸索當中,所謂幹細胞美容的尖端科學,其實只是過於超前的理想。

可樂大戰:百事才是真贏家?

很多人和事都難分高下,就像 iPhone 再紅,Android 也不缺用家。但說到喝可樂,相信就毋庸置疑。無論名氣還是銷量,可口可樂長年力壓對手,令百事可樂淪為萬年老二。不過風水輪流轉,如今雙方都拓展業務,賣起果汁、樽裝水、運動飲品甚至凍咖啡來,而在多個產品類別,百事都比宿敵更會賺錢,成為汽水業真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