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習慣稱作「環保袋」的 Tote Bag,成本價低廉,不但取代即棄膠袋,更是小眾文青的至愛。如今全球流行的 Tote Bag,究竟從何而來?其中蘊藏甚麼文化意涵,以致被人視為品味象徵?
據說 Tote Bag 始於 1880 年代美國俄亥俄州,報館老闆 Jasper Meek 看到街上一名年輕女生,不慎把手上的書本掉到地上,啟發他製作可裝書的廉價麻布袋。同時,他想到麻布袋可以是流動小廣告牌,可向當地公司推銷,以收費形式把公司名字印在袋上,麻布袋則免費贈予消費者,成為現代 Tote Bag 的原型。
然而,Tote Bag 真正流行是始於 1944 年,美國品牌 L. L. Bean 推出裝冰的帆布袋,稱為「冰袋」;到 60 年代再重新推出市面時,設計依然沒有大變,仍是闊大平底、帆布製,附設加固手柄,還有多種顏色的飾邊,加上訂製字母組合的選項。幾十年後的今日,Tote Bag 已經無處不在,就連 Prada 和 Hermès 亦有出產,索價近萬美元。
Tote Bag 確實方便耐用、用途廣泛,但如今流行的真正原因,與環保潮流不無關係。例如在香港,2009 年實施膠袋徵費計劃以來,Tote Bag 便以「環保袋」這個稱呼進入尋常人家,逐步取代即棄膠袋的功能。台灣又會把 Tote Bag 音譯為「托特包」,香港卻較少統一稱呼,時而稱作環保袋、帆布袋等,時而乾脆取用英文稱呼。
炫耀文化資本的工具
去年紐約大學文化和經濟社會學家 Dicky Yangzom 曾經向 Vox 分析指出,與作為實用服的連衫褲(Jumpsuit)興起相似,Tote Bag 也擺脫其卑微的起源,如今得到跨階層的青睞,符合了時裝民主化的大潮流。樸實外貌有著反時裝的特質,但帆布面印刷的內容卻往往是價值所在。
多倫多時裝雜誌創辦人兼書籍編輯 Serah-Marie McMahon 接受加拿大文化網 The Walrus 訪問時指出,Tote Bag 與 T 恤有相通的特質,就是經常會把想要表達的訊息,以文字直白地印刷在產品表面,宣示用家信仰的意識形態。由於 Tote Bag 只有一種尺寸,所以相對 T 恤更容易大量生產。
有時,一個成功品牌的 Tote Bag 可變成文化身份象徵。加拿大獨立出版社 House of Anansi 以出版國際知名作家 Margaret Atwood 的小說聞名,為當地文壇重要品牌,其黃色圓圈和黑色「A」字的標誌,在文藝圈中相當有名,揹著其絕版 Tote Bag 外出,可說是文化品味的認證。
不過要論最成功,莫過於著名文化雜誌「紐約客」(The New Yorker)的會員獨家 Tote Bag。其全球總監 Jon Carter 解釋,雜誌網上版於 2014 年起收費瀏覽,年度訂戶可獨家獲贈 Tote Bag 一個,當中印有特別設計的「THE NEW YORKER」字樣標誌,結果贈品成功刺激了訂戶人數。
市場分析網 MarketWatch 報告指出,時至 2017 年,「紐約客」送出超過 50 萬個 Tote Bag。美國學者 Elizabeth Currid-Halkett 分析指,閱讀「紐約客」向來是博學多聞、有文化意識和品味高雅的象徵,雜誌社製作 Tote Bag 就形同鑄造「文化貨幣」,攜帶其外出不是炫富,而是給會員炫耀自己有雄厚的文化資本。
「紐約客」豐富了 Tote Bag 在北美的文化意涵。在香港不一樣的文化脈絡中,Tote Bag 可以是普羅大眾口中的「環保袋」、文青眼中簡約樸實的生活象徵,不同品牌亦曾經附送 Tote Bag,但卻沒有「紐約客」一樣脫穎而出的例子。即使在北美市場,「紐約客」的成功同樣難以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