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康宇:讀韓江雪、鄒崇銘「後就業社會」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如果讀者對香港的未來感到不確定,不妨多看一些關於香港研究的書。讀韓江雪、鄒崇銘合著的「後就業社會:誰是科技貴族?誰的人工智能?」,或者可以解答到一些對於未來的憂慮。本書分為 4 部分,每個部分均以短文文集的形式組成,討論有關科技如何影響社會發展的議題。

第 1 部分題目為「誰的智慧」,以電影「挑戰者一號」探討人工智能對未來社會的潛在威脅,包括網絡監控、資本壟斷、生產力和物質過剩等等;第 2 部分「誰的人材」,分析了香港 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 Mathematics)和 STEAM(STEM 加上 Art)教育的推行及不足之處,從而引伸到香港「教育錯配」的討論。此部分又提到中港創科融合,以及本港,甚至世界的經濟新舊產業改變。

「後就業社會」書封。

而第 3 部分「誰的城市」,則論及香港作為政府所謂的「智慧城市」,當中所涉及的政策措施、空間運用及基建結構等等。最後一部分「誰的大學」,便紀錄了作者對於高等教育學府的一些洞察,例如他們認為在大學「國際化」的趨勢下,本土研究不被重視;而近年興起的民間智庫,又「甚少發表具質素的、以紮實數據說道理的報告。」(p.156 – 157)

作為筆者推薦的讀物,書本有很多可取之處。第二作者鄒崇銘博士作為常在網絡媒體議政的公共知識分子,善於運用日常生活例子,如前文提到的電影「挑戰者一號」,以及「智能叛變」等去表達一些深奧或嚴肅的學術概念(如科技霸權)。而書中所提及的概念大多都是一口分量(bite-sized),如果讀者認為上篇文章所推介的「香港關鍵詞」過於枯燥,「後就業社會」則是一本連中學生都可嘗試閱讀的入門級讀物。

要數一個可以斟酌的地方,或者就是此書的內容以短文形式陳列,部分討論難免只能點到即止,甚至有所失焦。尤其是書中第 4 部分,有關大學「低端教師」、「大學染紅」、「學術自由」等討論,雖然筆者認同這些議題非常值得探討,但它們難以與其他核心主題,例如「後就業社會」、「科技貴族」及「人工智能」扯上關係,希望兩位作者之後能多作釋述,或者將有關本港高等教育的討論另作別著。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作者為英國劍橋大學社會學博士。曾於香港任職媒體公司及公關部門,對創意經濟發展略知一二。熱愛香港文化,深信香港能成為亞洲最有文化實力的國際大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