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眼:「銃夢:戰鬥天使」—— 人機界線,電影世界的界線

A+A-
「銃夢:戰鬥天使」劇照。

相信轉世嗎?許多年之後,有一位天才機械工程師,偶爾在垃圾場找到一具埋沒了數百年的生化人殘骸,然後,將它接駁到為癱瘓女兒製造的金屬肢體。來自舊世界的生化人得以轉世,獲得一個新的名字,而在「父親」心目中,已過世的女兒則透過另一種形式復活。

同樣地,有個專門挑戰不可能任務的天才電影導演,決心將一部 90 年代的日本科幻漫畫拍成電影,用上領先全世界的拍攝技術,讓平面世界的生化人角色「凱麗」脫胎換骨, 變成 3D 銀幕上栩栩如生的「艾莉達(Alita)」。

如果作品有生命,「銃夢:戰鬥天使」這個故事,正是兩個一脈相承的夢。

「銃夢:戰鬥天使」劇照。

當世人看厭了乏善可陳的 3D 電影,占士金馬倫(James Cameron)提醒觀眾,並非 3D 電影已經過時,是別人做得不夠好而已。就像故事裡面橫空出世的女主角艾莉達,甫一亮相,便將賽道上其他三頭六臂的濫製生化人比下去,兩者完全不屬於同一技術規格。與占士金馬倫塑造的「艾莉達」相比,過去我們在電玩遊戲和電影中看到的 3D 角色,都好像只是一些稍為立體的圖像。

過去每次遇到日本漫畫改編電影,入場前都難免捏一把冷汗,作品在國際化的過程中容易水土不服,變成慘不忍睹的四不像。像「銃夢」那麼經典的科幻漫畫作品,要在相隔近 30 年後重新演繹,則更加困難。但在占士金馬倫和導演羅拔洛迪格斯(Robert Rodríguez)手上,似乎不需要太擔憂。實際上,香港是唯一片名保留「銃夢」這名字的地方,就連原著的誕生地日本,都是叫「アリータ:バトル・エンジェル(Alita: Battle Angel)」,電影顯然沒有太多原著包袱,亦非常聰明地刪減了部分漫畫枝節設定。可以說,「銃夢」是木城幸人筆下的經典漫畫,「艾莉達」則有如作品的轉世,成為占士金馬倫電影創作上的新里程碑。這剛好對照了故事中艾莉達的經歷,當舊世代的遺骸移植到新的機械軀體後,儘管並非同一個人,但「父親」眼中,她在意念上繼承了已故女兒的一切。

據我印象,原著漫畫並沒有電影編排得那麼緊湊,女主角的肢體和面部細節亦沒有精緻到這個程度。占士金馬倫至今仍是業界首屈一指,質素最有保證的電腦特技狂熱者,回想十年前,繼「未來戰士」和「鐵達尼號」後,占士金馬倫以「阿凡達」帶起 3D 電影潮流,今日似乎又創造了「艾莉達」這個新指標。當真人虛擬化的角色能達到如此水平,配合驚人流暢的動作設計,往後可能不再需要 Scarlett Johansson 配合大量電腦特技去飾演「攻殻機動隊」的生化特攻了。

「銃夢:戰鬥天使」劇照。

透過「艾莉達」,木城幸人和占士金馬倫同樣創造了他們的未來越界想像,前者早在 30 年前寫下「銃夢」的科幻世界,以及艾莉達/凱麗這個超越人機界限的角色原型。而占士金馬倫借用她的再現,依然是要打破電影世界的界限。當「鐵達尼號」開創電影史不可能的特技極限,而「阿凡達」展示了前所未見的 3D 技術,十年後的「銃夢」則補完了當時相當重要的一環,呈現更成熟的 3D 人像技術。

然而,最微妙的呼應是,儘管原作和改編者都預示未來充滿越界的可能性,故事中所描繪的未來世界,卻正是遭受巨大的界限反彈,將人們逼迫在不可逾越的鐵幕之下。「艾莉達」是一個被後世追逐的夢,她的「父親」說,如今無人有此本事製造出像她這樣精細完美的生化人,而她的完美,不只形容她的戰鬥能力和像真程度,而是在於在人類世界已經失落的善良無邪,有如塵封幾百年後,避開一切腐化過程,透過轉世重現。未來人的美好想像,偏偏相反,來自他們已無法復刻的過去。

在烏托邦和末日惡托邦的降臨之間,艾莉達的金屬軀體,承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未來願景。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專欄作家、文藝雜誌主編。旅居台北多年,曾獲香港中文文學創作獎冠軍、青年文學獎等。已出版長篇小說包括「廢氣團」、「沼氣團」、「小霸王」、「赤神傳」及短篇集「紙烏鴉」、「獅人鳳」。

http://www.facebook.com/a38rede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