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爾本 —— 大家捱出頭的地方

A+A-
圖片來源:Mark Kerrison/In Pictures via Getty Images
文:雅遜葉

處身於一個 900 萬人口的大城市,各街各巷都定必擁有屬於自己的生活節奏,筆者今日想介紹一個倫敦名不見經傳的西北地區 —— 基爾本(Kilburn)。

要認識這個地方,我們不得不從基爾本市集(Kilburn Market)說起。當初剛剛搬進 West Hempstead,仍在安頓階段的時候,同室不時會邀我到鄰近的社區感受各種風土民情,而基爾本就是其中一處他特別喜歡買菜的地方。那天我們沿著 West End Lane 一直走,先經 Quex Road 再轉進 Kilburn High Road,途中的人物景色漸漸由傳統英式大道變為多元文化的匯聚之地。一踏入此社區首先映入眼簾便是該市集,除了買賣蔬果的檔口,那裡還能找到林林總總的商品例如復古擺設及廉價衣物,不禁令人聯想起深水埗的舊式市場。

基爾本最早的定居點可以追溯到羅馬時代,而它的名字則源於古英語 Cuneburna(國王的泉水)。在 19 世紀中期,城市化後的基爾本成為倫敦的一個重要郊區,早期娛樂設施包括劇院、音樂廳和酒吧。兩次世界大戰過後,經歷重建的基爾本吸引了大量移民,不僅穆斯林社群及加勒比海黑人選擇在此定居,這裡的愛爾蘭人人口比例還冠絕全倫敦。

圖片來源:Dan Kitwood/Getty Images

正正受惠於不同文化的融合,基爾本社區逐漸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營商環境,大路兩旁的經濟活動主要由中東超市、菜檔、鮮魚檔、電話維修舖、一磅店(類似香港的十蚊店)、五金雜貨舖及眾多異國料理餐廳等組成。由於這裡物價相宜,形形色色的服務例如理髮和美容亦應有盡有,再配合絕佳的地理位置及完善的交通網絡,所以不難引來其他地區的訪客前來消費。一個自給自足的小社區就這樣養活了一代又一代人。

此外,基爾本還坐擁高蒙州電影院(Gaumont State Cinema)的遺址及有「北倫敦主教堂」之稱的基爾本聖奧古斯丁堂(St Augustine’s, Kilburn)。前者曾經是全歐洲最大的電影院,放映廳能容納 4,000 人,後者則被列為英國一級登錄建築(Listed Building)。在如此多元的文藝氛圍下,筆者亦很好奇這個地區孕育過甚麼家喻戶曉的人物。網上翻查一看,驚見殿堂級小說家 George Orwell、知名作曲家 Brian Eno、國際超模 Kate Moss、人氣歌手 Lily Allen 及「星戰系列」女星 Daisy Ridley 都先後為該區的街坊。基爾本的確是大家捱出頭的地方。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