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

|共322篇|

為工作,印度青年遠赴加國

印度失業率持續高企,年輕人在國內求職無望,紛紛萌生去意。據路透社報道,旁遮普邦一間外國簽證代辦機構 Blue Line 近年生意激增,每天處理大約 40 名客戶申請。任職該機構的顧問 Lovepreet 坦言:「這份工作我已做了 4 年,我今年或明年也會去加拿大。政客們不斷承諾向我們提供政府工作,卻從未兌現。」

法羅群島,如何成功留住人口?

漁業是法羅群島主要產業。對當地出生的年輕、高學歷人士而言,外面天大地大,法羅群島或許留不住自己。當地一直嘗試推動經濟多元化,藉此留住年輕島民。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隨著群島經濟蓬勃發展,這個丹麥偏遠地區的人口增長強勁 —— 9 年內人口增長 12%,現在約有 53,613 人定居。

2021 年,全球在躺平的一年?

今年,中國其中一個關鍵詞當數「躺平」,年輕人決定「不買房、不買車、不談戀愛、不結婚、不生娃、低水平消費」,「維持最低生存標準,拒絕成為中國資本家賺錢的機器和被中國資本家剝削的奴隸」。而這個現象已經不單單在中國出現,多個發達經濟體都在 2021 年出現大辭職潮,人們都在反思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取得平衡。

沙特女性工作的權利

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市中心,Reham Al-Ahmed 從一輛共享的士下車,走進購物中心,她每星期有 4 天會在那裡銷售化妝品。高中畢業的 Al-Ahmed 是家中首位有工作的女性。雖然父母不希望她「拋頭露面」,但首都的生活成本變得難以負擔,而且家中還有 5 個年幼的兄弟姐妹,最終只能妥協。隨著當地徵收新稅項及政府削減補貼,愈來愈多家庭要依賴女性外出工作幫補家計。當地女性可藉此在受保守傳統束縛的國家中,爭取一個新位置。

【日本過勞自殺】誰都有可能被壓垮

在 2015 年的聖誕節,新入職日本知名廣告公司電通、年僅 24 歲的員工高橋茉莉不堪嚴重超時工作而了結生命。她生前過著嚴重疲勞的生活,平均每日只睡 2 小時,更試過一個月加班 130 小時,事件引發社會對「過勞自殺」的關注,但過去數年間,此類職業傷害仍不斷發生。就此,日本政府日前訂定彙集過勞死、過勞自殺現狀以及政府防止措施的新版「過勞死等防止對策白皮書」。

【Soul Monday】退休 FBI 探員:開校巴也可服務社會

Mike Mason 曾經位高權重,在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工作 23 年,晉升至執行助理局長,負責監督所有刑事調查。但退休後,他未有養尊處優,反而去當校巴司機,每天清晨便開工,接送孩子上學下課。Mason 此舉並非消遣,也不為賺錢,純粹得悉這行缺人,便自告奮勇幫忙。「我一發動引擎,自然就會微笑。」

印度絕育營 工作結紮二選一

人口大國中國上月宣佈,將減少非醫學需要的人工流產,外界分析是其提高生育率政策的一部分。另一個人口大國印度,多年來則推動「絕育營」 (sterilisation camp),至 2016 年政策才步向終結。但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報道,該國女性囿於生計問題,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大規模絕育。

鄭立:美麗新世界 —— 馬照跑,舞照跳,人人有工返,個個有嘢 ___

「美麗新世界」的設定,有沒有感覺像瓦努阿圖一樣,是你想住的地方呢?可惜的是,沒有公司承包移民去未來的業務,但你可以買小說回來,一邊幻想,一邊返工,慢慢將世界變成這樣。只要香港人一直追求返工,世界總有一天會變成這樣的,香港人加油。

貧窮如何令工人生產力降低?

廣東歌有一句經典歌詞「鬼叫你窮呀頂硬上」。一方面,香港推崇「獅子山精神」,貧窮是奮發向上的動力,人可以憑雙手改變命運;另一方面,香港勞工保障制度千瘡百孔,貧富懸殊嚴重。然而,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教授 Sendhil Mullainathan 為首的研究團隊就發現,貧窮只會令工人生產力下降。

下一個創意企業集中地 —— 日本糸島

相對於東京、大阪、札幌等廣受歡迎的日本城市,位於福岡縣西部的糸島市顯得寂寂無聞。但據「日經亞洲評論」報道,這個小城市近年正在急速冒起,發展成最受創意企業家歡迎的目的地,成功吸引到世界各地的人才。去年,探討全球議題及生活方式的雜誌 Monocle 評選世界年度小城市,在 25 個城市中,糸島獲選為第三名,僅次於葡萄牙的波圖及比利時的魯汶。

Airbnb —— 旅遊轉型旅居?

疫症下,在家工作變得普遍,沒有固定工作場所的羈絆,人們居於何處、如何生活、在其他地方逗留多久,似乎變得更靈活。新常態也成了 Airbnb 的改革關鍵,公司行政總裁 Brian Chesky 數月以來一直就「旅行、工作及生活之間界線愈來愈模糊」的趨勢,思考經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