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

|共322篇|

搶人才大賽:各地如何吸引高薪一族?

昨日發表的施政報告承認,香港在過去 2 年流失 14 萬勞動人口,因此要推行多項「搶人才」計劃,成為外媒報道重點。有外媒亦發現特首李家超求才若渴,演說最少 60 次提及「人才」,更即時比較新加坡方面的簽證政策;柬埔寨在內的其他國家,同樣推出疫後通行證吸納人才和資金。究竟甚麼樣的政策最吸引高薪 Expat?

數碼遊牧:疫後港人的另類生活可能?

入境防疫規定放寬後,香港人爭相搶購機票,以一洩兩年半無法外遊的悶氣。其實除了純消費的觀光旅遊,愈來愈多國家在疫後推出「數碼遊牧簽證」(Digital Nomad Visas),吸引遙距工作的上班族長期逗留。究竟哪些國家開放了簽證?為何疫情意外帶起這種工作與旅遊結合的生活模式?

後疫情時代護士成稀缺資源,窮富國掀另類爭奪戰(下)

儘管專業人力輸出能為窮國帶來外匯收入,進一步提昇經濟,但醫護人員畢竟不能以純商業考量,大量外流會引發道德疑慮。從已經缺少人力的國家挖角,要如何確保沒有剝奪他們的寶貴資源?尤其非洲狀況更複雜,每千人可能只有 0.1 名護士,遠低於全球平均的 4 人。

減工時跟 ESG 也有關?

COVID-19 疫情改變人對工作形式的認知,讓全球大量公司和員工體驗彈性工作模式。許多員工正追求更具彈性的工時和工作地點。在勞動力市場緊張之時,公司也在尋找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方法。縮減工時不僅員工受益,也帶來環境和社會效益,可成為企業改善 ESG 的措施之一。

Moyashi:在家工作,不如搬去滑雪場

當 2 年前疫情開始之際,筆者曾經跟日本的朋友開玩笑,說到鄉下避疫的民眾可以重構日本的人口分佈,為東京一極集中的城鄉差距問題帶來希望。豈料一語成讖,真的出現了從市中心向地方城市移出的人群。雖然數量並沒有大到可以稱為「人潮」,但的確打破了東京的集中定律。

我們為甚麼自欺欺人?

要令自己真心相信謊言,或者有悖常理 —— 一個人怎能持有互相矛盾的信念?但現實中自欺欺人十分普遍,有時更會因而得到利益,卻可能作出一些不道德行為而「問心無愧」。「預期效應」一書科學作家 David Robson 指,自欺欺人背後有眾多因素驅動,人們可以嘗試洞悉這種行為會否影響自己行事,免被自我感覺良好推進錯覺深淵。

被標籤的後果:幹無聊工作即無能?

判斷一個人是否無聊,有人會從對方的工作與嗜好入手。不過,「無聊」有評定的標準嗎?一些令人覺得枯燥的職業或興趣,在部分人眼中可以有趣;人們對無聊本身有一定的刻板印象,或會導致先入為主的偏見。早前發表在「性格與社會心理學公報」(PSPB)的研究表示,一旦被人定型為無聊,會帶來負面人際關係後果。

普京等領導人應學的事:謙虛、知所進退

知所進退,無論在職場、情場還是戰場上,也是一個人要學習及達到的境界。「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Henry Mance 直言,「在面對尷尬的失敗時,退出是真正的智慧,普京應學懂這一點」,並以美國歌手桃莉巴頓(Dolly Parton)為例,說明知所進退的重要。

【烏克蘭戰爭】波蘭贏得美譽,下一輪危機正在蘊釀

烏克蘭戰爭已爆發一個月,抵達華沙的難民未有減少。這次危機中,波蘭對鄰國的人道援助贏得國際讚譽,也令世界暫時忘記其屢與歐盟唱反調的形象。不過,波蘭目前已接收 210 萬難民,數目仍持續增加。據彭博社報道,當地民眾開始感受到資源緊絀的壓力,希望得到更多官方援助。

當你被標籤為無趣……

生活中遇到無趣的人,相處起來確實是一件苦差。但有時人們之所以會認為他人不有趣,可能只是源於偏見。近日就有研究發現,人們對某類工作、嗜好及特徵帶有刻板印象,由此判斷他人無趣,所謂「無趣者」亦因此面對更多人際問題,甚至連能力也被質疑。

在家工作中,消失的同事互動時光

辦公室同事之間有甚麼互動?茶水間閒聊、切生日蛋糕、下班順道走一段路?在家工作愈趨常見,對不少人來說,除非與工作內容有關,否則也就沒有理由尋找那些原本只會在辦公室出現的同事。但英國廣播公司(BBC)提醒,同事互動是辦公室日常中不起眼但很重要的一部分,失去互動已產生不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