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

|共38篇|

中國工人在非洲,顯露各國民主與獨裁的差異

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一帶一路的地方也有中國工人,非洲多國的基建項目更是有很多中國工人。中國記錄顯示,派往世界各國從事基礎建設工作的中國公民,從 2002 年的 7.9 萬人,增至 2019 年的 36.8 萬;當中約 4 分 1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3 分 1 在中東和北非地區。然而學者 Pippa Morgan 與 Andrea Ghiselli 指出,非洲的民主或專制國家,對大量中國工人的接受程度不一。

高溫戶外工作,工會推動立法自保

歐洲在剛過去的夏季受熱浪襲擊,一些地方更錄得超過 40 度,戶外工作者在酷熱天氣下持續工作,面臨中暑風險,有工會呼籲當地政府必須立法,設定停工的最高溫度,以保障戶外工作者的職業安全和健康。

俄烏戰爭中的另類逃兵:北韓工人

9 月 21 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佈進行「部分軍事動員」,令很多缺乏軍事訓練的平民也要上戰場。一時之間,俄國境內出現大型逃亡潮;烏克蘭政府甚至設立「投降專線」讓不想打仗的俄軍安全離開戰場。而根據「每日郵報」和「自由亞洲電台」報道,在這場俄烏戰爭中,其實還有一班另類逃兵 —— 北韓工人。

綠色和平:極端酷熱工友極危險,拒絕「紙老虎」保障

在氣候變化下,香港氣溫愈趨酷熱,戶外工友所面對的熱疾病風險因而愈來愈高。根據綠色和平及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的聯合調查,發現接受問卷訪問的 150 名街道清潔和防治蟲鼠組戶外工友中,逾半都在今夏出現過熱疾病症狀,包括暈眩、呼吸困難及頭痛等,當中更有受訪者曾出現體力不支及中暑情況,嚴重可引致死亡。

薪水不及最低工資:英國刑事大律師工潮

近日,愛丁堡清潔工人進行大罷工,企圖以垃圾圍城的景象向僱主施壓,卻有港人移民主動執垃圾,事件引起網民熱烈討論。在大通脹的年代,英國罷工浪潮又豈止愛丁堡清潔工。過去半年,由大學職員到鐵路工人和巴士司機都相繼罷工,而英格蘭和威爾斯的刑事大律師也勢將加入罷工運動,事關他們的起薪點甚至可以低於最低工資。

香港開埠早期的一大支柱:苦力貿易

19 世紀,在英國殖民統治下,香港已慢慢發展成為一個貫通中西的重要港口。不過開埠早期,香港產業仍然相對單調,倚賴轉口生意。當時香港所轉口的不單單是貨物,更加包括「工人」,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其實就是人口販賣,當時俗稱「豬仔館」的招工局,在香港成行成市,更撐起早年經濟。

以生命換生計:亞洲民工的灼熱勞動

從香港、東京以至倫敦、紐約,各地持續受酷熱煎熬。聯合國及多國政府建議,人們應留在室內及使用冷氣機,以免中暑,甚至死亡。但對於數百萬正在亞洲多國,工作於地盤、船廠、礦山、工廠及農園的外勞,炎夏乘涼乃奢侈之舉。為免口停手停,他們只能長期暴露在戶外高溫和潮濕環境,以生命換取生計。

【制裁俄羅斯】外勞天堂變色,危及中亞國家

由於生活成本低、求職容易,加上語言相近,俄羅斯向來吸引吉爾吉斯和塔吉克外勞。他們的匯款養活了全家,更成為此這兩國家的經濟支柱,去年佔國內生產總值(GDP)多達 3 分 1。惟「經濟學人」分析,西方社會就烏克蘭戰爭對俄制裁,想要施壓以令普京停止侵略,卻連帶危及在俄工人的生計,以至中亞多國的命脈。

廖康宇:了解國家與工運,讀陳峰「當代中國的國家與勞工」

本書探討了多個研究中國大陸勞資衝突的重要課題,例如在市場化改革下,工人的政治意識形態有何改變?在權威政治體制下,工人和工人領袖如何能夠爭取話語權?中華全國總工會作為中國大陸唯一合法的工人組織,在維護工人權益上有何貢獻和限制?

退訂 Coupang:韓版亞馬遜為何淪為眾矢之的?

被喻為韓版亞馬遜的 Coupang 在今年初於美國上市,創辦人金範錫成為新興億萬富翁,其「哈佛輟學再創業」的事跡,更為世人津津樂道。但在上週六,「退訂 Coupang」登上韓國 Twitter 實時熱門話題首位,相關帖文超過 10 萬則,其他社交媒體也有類似情況。這波杯葛浪潮源於一場大火,但這間全國最大電商的非人道職場,其實早已燃起年青人的怒火。

在後杜林普時代,反省美國菁英階層的暴政

杜林普數個月前在爭議聲中下台,自由派菁英歡呼喝采,一如既往嘲弄杜林普選民低學歷、鄉下佬。著名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桑德爾(Michael Sandel)卻在新書「才德的暴政」(The Tyranny of Merit,台譯:成功的反思)警告,才德至上的制度,使菁英階層恃才傲物,被全球化淘汰的勞工卻尊嚴掃地,積累的民怨成就杜林普上屆當選,但菁英階層始終不明白自己該負的責任,未能反省政治失敗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