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印度北阿坎德邦一個隧道地盤倒塌,41 名建築工人被困 17 天後,終獲政府召來的「鼠洞礦工」救出。這群「英雄」藝高人膽大,專門爬過窄道到地下深處採煤,但這樣以身犯險,只能為他們帶來薄酬,在部分地區甚至被視作非法勞動。即使救人後一夜成名,工作和生活未見改善,還要被當局棄如敝屣。
勞工
|共51篇|
廖康宇:研究筆記 —— 淺談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勞動議題(五)
前文提到的三場勞工行動所採用的策略,與中國大陸以往發生的任何勞工抗爭手法完全不同:它們主要發生在網絡世界中,並且並不涉及(違法)罷工。網上行動能否為在現實中,例如工作場所帶來正面改變?另外,社運工會主義能如何解釋行動,而在現實中理論又有哪些限制?
廖康宇:研究筆記 —— 淺談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勞動議題(四)
因為政府從實現「中國科技夢」中獲得了巨大經濟利益(尤其是巨額稅收),同時官員認為「九九六」工作安排是這項經濟成就的必要條件。由此角度,限制資訊科技產業從業人員的工作時間是違背國家整體利益的。
廖康宇:研究筆記 —— 淺談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勞動議題(三)
單純從薪酬水平來看,2018 年中國軟件程式設計師平均月薪超過 1.5 萬人民幣,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月薪約 4,000 人民幣;但除了異常高的收入,中國科技產業從業員也以其極長的工作時間、甚至過勞死的職業現況聞名。
為何荷里活演員罷工逾百天,仍未終止?
代表超過 15 萬名演員的演員工會-美國電視及廣播藝人聯合會 (SAG-AFTRA)自 7 月起開始罷工,外界原本預期 9 月尾編劇結束罷工後,影視演員的問題也很快能解決,但他們到目前仍維持這場史上最長罷工。100 多天過去,演員長期無工作、製片商拒絕讓步,整個行業都期盼勞資雙方日內恢復的談判會帶來轉機。
數以百萬計的廉價勞工正在訓練 AI
2016 年,委內瑞拉通脹率高達 800%,年僅 26 歲的 Oskarina Fuentes 生活拮据,只能靠多份兼職維持生計。就在此時,她得悉澳洲數據服務公司 Appen 正招聘眾包工人,為人工智能演算法標註培訓數據,包括識別網上驗證碼中的交通燈和公共汽車圖像等。這些包括圖像、影片和文字的 AI 訓練素材,正是由全球薪酬最低的勞工所標註完成。
廖康宇:研究筆記 —— 淺談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勞動議題(二)
當我們了解低學歷低技術的農民工在富士康所遇到的困境時,我們亦應該問,為何受過高等教育、擁有專業技能的白領,同樣對於超長工時束手無策?再進一步, 為何明知員工不滿,資訊科技公司的管理層例如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華為公司行政總裁任正非等人,會如此推崇加班文化?
以巴戰爭|捲入炮火的亞洲窮國農工
本月初哈馬斯突襲以色列,大批外國人亦遭殺害或淪為俘虜,包括很多來自亞洲窮鄉僻壤、在當地的農業、建築和醫療界工作的外勞。作為以國最大移工來源地之一的泰國,傷亡尤其慘重。截止上週四,至少 21 人喪生、14 人被綁架。更多倖存泰國農工憂慮,隨著以國向加沙發動地面攻擊,自己也會被捲入其中。
廖康宇:研究筆記 —— 淺談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勞動議題(一)
2019 年 6 月,我和時任香港大學助理教授謝浩麟博士到訪杭州,首次親眼目睹中國大陸互聯網產業的發展盛況。期間我們和個別從業員在餐前飯後交流了他們在行業中面對的機遇和困境,令我萌生了一個要深入研究互聯網產業的想法。
Moyashi:發票制度所毀掉的東西
由 10 月 1 日開始,日本正式實行所謂「發票制度」(インボイス制度)。簡單而言,就是 1,000 萬日元營業額以下的小型公司,變為課稅登錄對象。政府的目的是為了準確掌握消費稅的納稅額,但自僱人士則叫苦連天,動畫產業界也是其中一分子。
荷里活編劇結束罷工,跟你有甚麼關係?
5 月初荷里活編劇發起罷工,整場大罷工歷時近 5 個月宣告結束,美國編劇工會(WGA)與美國電影電視製作人聯盟(AMPTP)達成初步協議,以保障成員利益。這份協議如何成為未來涉及 AI 糾紛的先例,甚至影響其他行業?
AI 背後「血汗工廠」:被剝削的菲律賓勞工
在菲律賓南部沿海城市,每天都有數千名年輕工人在網吧,為人工智能(AI)模型分類和標記數據,以確保 ChatGPT 這樣的語言模型不會產生亂碼,為訓練 AI 的必經過程。「華盛頓郵報」報道,調查發現生產 AI 技術、多數來自歐美國家的科技公司,正剝削這些隱藏在 AI 背後的龐大勞動力,其中美國企業 Scale AI 被指以極低工資聘請海外廉價勞工,引發「血汗工廠」爭議。
天氣太熱,保險有得賠嗎?
近日印度遭受熱浪侵襲,北部地區超過百人因高溫死亡。在極端天氣下,印度也掀起對「熱浪保險」(heat insurance)的討論。熱浪保險是甚麼?簡單來說,保險公司會參考衛星數據,若連續 3 日氣溫超出某個水平,就會向受保人支付賠償金。對於受熱浪影響的國家,此新做法能否為民眾帶來保障?
中國工人在非洲,顯露各國民主與獨裁的差異
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一帶一路的地方也有中國工人,非洲多國的基建項目更是有很多中國工人。中國記錄顯示,派往世界各國從事基礎建設工作的中國公民,從 2002 年的 7.9 萬人,增至 2019 年的 36.8 萬;當中約 4 分 1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3 分 1 在中東和北非地區。然而學者 Pippa Morgan 與 Andrea Ghiselli 指出,非洲的民主或專制國家,對大量中國工人的接受程度不一。
【職業新常態】遙距工作下,印度科技業者都打兩份工
疫情改變了一直以來的工作形式,遙距工作者不用待在辦公室,減少了通勤時間,更方便他們從事其他兼職甚至創業。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印度不少在家工作的科技從業員同時打兩份工,但惹來一些正職僱主的不滿。
卡塔爾世界盃未開鑼,為何巴黎倫敦公然杯葛?
卡塔爾世界盃將於下月舉行,歐洲多國先後指責卡塔爾侵犯人權,巴黎、倫敦等多座城市加入杯葛行動,拒絕在公共場所轉播賽事。法國體育學者 Simon Chadwick 就親身到卡塔爾視察,報道世界盃舉行前的多哈(Doha)實況。
高溫戶外工作,工會推動立法自保
歐洲在剛過去的夏季受熱浪襲擊,一些地方更錄得超過 40 度,戶外工作者在酷熱天氣下持續工作,面臨中暑風險,有工會呼籲當地政府必須立法,設定停工的最高溫度,以保障戶外工作者的職業安全和健康。
俄烏戰爭中的另類逃兵:北韓工人
9 月 21 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佈進行「部分軍事動員」,令很多缺乏軍事訓練的平民也要上戰場。一時之間,俄國境內出現大型逃亡潮;烏克蘭政府甚至設立「投降專線」讓不想打仗的俄軍安全離開戰場。而根據「每日郵報」和「自由亞洲電台」報道,在這場俄烏戰爭中,其實還有一班另類逃兵 —— 北韓工人。
亞馬遜研發新型機械臂,人手將要淘汰?
2019 年,亞馬遜創辦人 Jeff Bezos 曾預測未來 10 年內,機械系統將可像人手般靈活捉緊物件。最近,他們於科學博客發佈影片,展示新研發的捏夾機械臂,比沿用的「抽吸抓手」作更具彈性,有朝一日或可取代倉庫工人完成大量工作。
綠色和平:極端酷熱工友極危險,拒絕「紙老虎」保障
在氣候變化下,香港氣溫愈趨酷熱,戶外工友所面對的熱疾病風險因而愈來愈高。根據綠色和平及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的聯合調查,發現接受問卷訪問的 150 名街道清潔和防治蟲鼠組戶外工友中,逾半都在今夏出現過熱疾病症狀,包括暈眩、呼吸困難及頭痛等,當中更有受訪者曾出現體力不支及中暑情況,嚴重可引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