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

|共207篇|

通脹下,瑕疵特價品是精明之選

超市內的特價貨架上,充斥著凹陷、快要過期,或是過季產品,一直吸引不少想要省錢,或是有冒險精神的消費者前往「尋寶」;美國更有專賣此類商品的店舖。隨著通脹、環保意識提高,以及品牌重塑,人們不再以購買瑕疵品為恥,這類店舖也吸引到更多新客。

智能電話世代:輕便數碼相機已見末路

以往出遊總會帶上相機,以求拍得質素更高的照片,留待日後回味。但隨著智能電話的拍攝技術愈來愈進步,基本上用電話已可拍得美照,相機顯得無用武之地。所以據「日經亞洲評論」報道,相機製造商已逐步放棄曾經蓬勃發展的主要業務,包括 Panasonic 及 Nikon 暫停開發其旗艦品牌 Lumix 及 Coolpix 的入門級「傻瓜相機」,將資源集中在價格更高、拍攝質素更佳的無反相機上。

自助收費缺點多多,為何依然無處不在?

去年美國一項民調顯示,67% 受訪者表示使用自助收銀機時,曾遇上訊號故障等阻滯,既不方便,還可能因而少買貨品;對經營者而言,這類機器的安裝和維修成本高昂,還多了人順手牽羊。但食品市場行銷協會的數據顯示,2020 年 29% 的食品零售交易經由自助收費系統處理,比前一年高 23%,顯示其愈趨普及。

四輪不及兩輪好?日本人改買電單車

四輪的少人買,兩輪的爭著買,已成為日本汽車業的銷售實況。彭博社報道,電單車生產商把目光放在外地,本土銷情卻見逆市反彈,更有可能 24 年來首次賣過 10 萬架。而這個喜出望外的暢銷現象,推手之一竟是被指「遠離私家車」(クルマ離れ)、買不起也愛不起車的年青人。

英國央行再度加息,真的可以抵擋通脹嗎?

6 月 16 日,英國的中央銀行英倫銀行宣佈議息結果,決定加息 0.25%,即是把指標利率調升至 1.25%,符合市場預期。這次已經是英國連續五度加息,貨幣政策委員會對加息幅度存在分歧,有三位專家委員認為應該加息 0.5%。不過,錫菲大學政治經濟學家 Michael Jacobs 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寫評論,認為即使加息亦未必能抵擋通脹。

為何這家店會放棄送貨,改為自取?

安坐家中即可購物已成日常,但日本工作服品牌 WORKMAN(ワークマン)卻選擇逐步取消送貨服務,轉而要求客人到店自取,以省下包裝及運輸產品所需的成本。「日經亞洲評論」近日有專文解釋,在顧客已慣於無需到店的年代,WORKMAN 有甚麼方法令他們回到實體店。

向阿根廷人學習,與通脹共存之法

供應鏈緊張、龐大紓困支出加上烏克蘭戰爭,導致全球各地通脹飆升,從日韓到歐美,家家戶戶都叫苦連天。唯獨在阿根廷,民眾卻淡定得多。對他們來說,物價高企並非新常態,而是幾十年來的老習慣。面對全球第二高的通脹率,當地人已從震驚變成麻木,在「捱貴貨」這方面,更是自有一套對策。

歐盟循環經濟行動方案:消費者、商界和環境可以皆贏?

歐盟在 2015 年底首次發表循環經濟行動方案,時任歐盟委員會副主席 Frans Timmermans 解釋計劃背景時直言:「如果我們繼續採用『獲取、製造、使用和丟棄』的方式,我們的地球和經濟將無法延續。」歐盟委員會今年 3 月底提出新擬定的規例,針對使用資源最多且循環潛力高的行業,確保減少浪費,賦予消費者和公眾購買者權力,務求使可持續產品成為歐盟規範。

初創公司也能抗衡 Amazon?

巴黎初創公司 Ankorstore 被視為成功抗衡 Amazon 的歐洲企業,創業兩年多,公司估值已達 17.5 億歐元。這間電子商務公司深知若論低價、方便及快捷,必定難與巨頭對抗,所以他們選擇與歐洲獨立品牌及小商戶合作,讓各地小店能出售更多獨特產品,而顧客亦可購得高質素的心頭好。

「甚麼也不買」的反消費浪潮

「甚麼也不買」隱隱然在壯大,成為一種新的社會運動,會員在自己所屬的社區内交換資訊,送出自己不需要的物品,互相交換,全部免費:他們在網絡上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通常都會得到滿足,從家用電器、園藝工具、衣物家具到嬰兒產品,應有盡有。英國倫敦其中一個相關社區網絡的管理員 Alisa Miller 形容,他們的實踐,生動證明了「一個人的垃圾可以是另一個人的寶藏」。

陶傑:西方列強品牌在中國的「退貨戰爭」

為何「加拿大鵝絨」與 LV 在世界各地「先進國家」都設有寬鬆的顧客退貨機制,獨是中國特別嚴謹?絕對不是加拿大鵝絨或 LV 的老闆的祖先,曾經參加過八國聯軍侵略清國,而遺傳的「種族歧視基因」到今日發作,而是「中國國情」之下的中國消費行為,形成統計學數字,換言之,金錢決定商業行為,與「西方列強不想中國強大」無關。

劍獅子丸:地球恆久遠, 一顆還能存?

年輕人時興自備水樽飲管,Organic 未夠,Vegan 及斷食才是飲食王道;「美之」成潮流聖地;社交媒體滿目行山與瑜珈照時,其實已述說追求「要多要快要豪」已經過時。追求簡單,重視細節,尊重地球的生活模式是現正流行的「去增長」(Degrowth)價值體現。甚麼是「去增長」?政府、社會、企業及個人又該如何應對?

回收塑膠是科企巨擘的走塑騙局?

全球 10 大最高市值企業中,有 8 間業務與科技相關。隨著碳中和成為全球共識,科技巨頭亦相繼投入低碳轉型,高舉環境永續的旗幟。環保措施的入門第一步往往是走塑和回收,包括收集廢塑膠加工、轉用生物可降解塑膠(biodegradable plastic)等,以便產品在自然界降解,達成減廢目標。但有專家直斥,此舉無助減少塑膠污染及電子垃圾,甚至會嚴重破壞環境,形容企業實際是偽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