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時興自備水樽飲管,Organic 未夠,Vegan 及斷食才是飲食王道;「美之」成潮流聖地;社交媒體滿目行山與瑜珈照時,其實已述說追求「要多要快要豪」已經過時。追求簡單,重視細節,尊重地球的生活模式是現正流行的「去增長」(Degrowth)價值體現。甚麼是「去增長」?政府、社會、企業及個人又該如何應對?
石油危機到氣候危機
1972 年,在石油危機的陰霾下,麻省理工學院的團隊發表「增長的極限」(The Limits to Growth)報告,預計人類文明、經濟與人口持續發展之下,有限的地球資源無法支持無限的增長,非再生能源終將耗盡,經濟增長將會停滯,他們當時的建議是零增長(Zero Growth)。不過逆耳之言隨著發現更多石油儲備便被拋諸腦後,而且變得更依賴化石燃料。
現今的「去增長運動」植根於法國。至千禧年代初,南巴黎大學(University of Paris-Sud)經濟人類學教授 Serge Latouche 延伸報告中的概念,於月報 Le Monde Diplomatique 中撰寫文章提出問題:當所有經濟及政治結構皆建基於增長,人要如何限制增長?在經濟萎縮的環境下,如何組織一個高水平的人類社會?要因應地球的承載能力,應對日益加劇的環境與社會問題,他們認為唯一真正的解決方案就是減少生產與消費,縮減經濟體。
由於極端天氣頻仍,針終於拮到肉,氣候問題頓成當今跟天氣一樣火熱的議題,而氣候暖化與人類追求無限增長息息相關,「去增長」頓成全球學術風潮,並在有心或無意間改變著社會,特別是年輕一代的生活模式。減少吃肉及改為素食漸成為時尚;瑞典發起「Flygskam」(又稱 Flight shame)運動,拒絕飛機,改乘火車旅遊工幹。Fast Fashion 仍然流行,但隨著消費者對服飾業造成生態及社會衝擊的批評聲浪愈來愈高,二手服飾店則在世界各地成為新寵,平價買名牌、能反映特定時代氣息,以及恰到好處的歲月痕跡可能是主因,當然環保也是關鍵因素,如香港二手成衣店「美之」已成現今文青界的潮店。宏觀而言,消費者日益注意到消費主義的負面後果,價值轉變致使審美觀、文化風潮及生活習慣也出現改變。
是 Degrowth 也是 Regrowth
因為「去增長」的問題不再是增長是否有極限,而是當人類的整個經濟與政治結構皆建立在增長之上時,我們要如何主動縮減經濟,並創建一個能給人類帶來更多幸福的社會。所以,「去增長」並非要整個經濟剎車,陷入衰退,思考的重點是甚麼該增長,甚麼不該增長。去增長、後增長或穩態經濟學的支持者認為,推動工業化經濟體的增長並不能提高生活質量。故除在需求面著手,減少消費、理智消費、共享資源、單車代替汽車、從飛機轉乘火車外,另一重點是轉移經濟重心到能夠改善人類和生態福祉的產業,如再生能源、環保物料等,而非只著眼利潤回報。
於企業而言,提升科技水平是這次觀念轉型的致勝關鍵。而考驗某科技的含金量,可透過察看其與「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引進創新科技需要巨大成本,因風險高且最終定價缺乏競爭力,實難以推行,故該科技必然與相關產業的發展歷程相契合,如相容於現有生產設備,及業界行規如物流鏈設定。至於「現在」一項,則要看該科技是否相合於現時的消費習慣,「改不了你那壞習慣」,就要思考如何避免情感進入惡性循環:既要吃肉飲奶,但又因排放及畜牧問題而心生內疚。
對於未來,簡單講即是「有冇手尾跟」,關注點在於「手尾」長短及處理成本的高低。如社會企業「公平手機」(Fairphone)摒棄手機大廠預設大限的做法,不採用產品淘汰時程(Built-in obsolescence),出品模組化手機,方便維修及升級,大幅延長裝置壽命。莫忽視這種突破,1920 年代,計劃性淘汰是美國汽車業的常見做法,但在 1970 到 80 年代,日本競爭者以更可靠、更具燃油效率、更長久耐用的汽車,成功搶佔市場,美國車廠也被迫放棄計劃性淘汰的設計。
貫穿「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範例,可看看正磨刀霍霍,矢志取代塑膠的新創公司 Erthos。在物料上,塑膠為石油副產品,分解困難、回收麻煩,兼處理成本高昂。Erthos 以植物為原料,發展出可相合於現時設備,能迎合現代人生活習慣,並自然分解的替代塑膠物料。
You Merely Look After It
「去增長」著重減少消耗物質與能源,重新分配財富,生活回歸簡單,工作重回以意義作為動力。聽上去的過讓人神往,要成事,當中包含兩大考慮。首先,當人擁有的物質愈來愈少,勢必更依賴公共服務。換言之,政府在當中的角色更為重要,而政府能有多少視野及胸襟與社會合作,共同成就創意及改革,還是反而借著這個時機,對私人市場凶狠地收割自肥?這方面則終歸涉及政治理念和系統,到底政權對於環保及公民有多關顧。在一班心胸狹隘,目光如豆的政府高層帶領之下,既無法鼓勵創新,又缺乏監察與制衡,最終碳稅走不掉,但得來的資金盲目亂花(自肥尚好,那是貪,證明未腦死),去不去增長已是其次,不增長苦難已屬萬幸。
此外,因氣候及貧富問題早非一國之事,「去增長」的視點是以全球為基礎。先進國家如北歐等國,在民主自由體制下,早開的民智有此良願並經由政府及民間組織徹底執行,自然是好事一樁。但世界多元,結合不同背景,人生定義各異實屬正常,升官發財是人生目標,貢獻世界也是目標;「你值得擁有」,是上世代的消費金句,你值得被世界擁有,至少不傷害地球是現世代的追求。
財富分配不均當然是現代經濟體系有份做成,但落後國家的內在體系問題,是不是也是致使他們一直無法擺脫厄運的原因?沉醉於金錢與消費,是人生缺乏意義,還是人生只能缺乏意義?前者,不論宗教及哲學已有大量前人教路,至於後者則是現實環境有人阻路,事情就不那麼簡單了。
藍天碧海青草地,本來為眾生共享,現在卻成「渡假勝地」,要買一張機票才能膜拜。執筆撰文談論「去增長」,腦中卻浮起一名錶廣告的讀白:「You never actually own a XXX, you merely look after it for the next gen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