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裔人士在英國社會上的地位和成就,不僅是英國的華裔遠遠不及,即使美國華人,也瞠乎其後。
人才
|共9篇|
陶傑:中國人政治的「2 號」問題
香港女特首林鄭月娥鬧出比梁振英時代更嚴重十倍的中國危機,卻至今為止一直不必下台。固然是中國之面子因素第一。另一原因是林鄭下台,中港兩地,人人你眼傻看我眼:都問:誰可以繼任?在這方面,林鄭無可否認比她的前任梁振英有一點政治智慧。
Mo 爸:英國被迫接受海外醫生免試?
一方面歐盟醫生能改善人手不足問題,但一方面某些歐盟醫生又為整個醫療系統帶來不少的負擔。人救多了,但整體系統上所需的資源卻也增加了,而事故亦同樣多了。究竟質量重要還是數量重要?
陶傑:一國無才,則大亂
中美貿易戰,中國明顯處於下風,是因為中國缺乏高層人才。
伍常:如何成為一個藝術專才?
自從筆者出來自立門戶後,這些都是我經常會收到的查詢:有的是對本來高薪厚職的工作感到「苦悶」,希望可以在看似「幾好玩」的花花世界藝術圈尋找新工作意義;有的則是完全「亂入」的以為或恃著有個文化研究/藝術史學位,就可以理所當然地取得入行的資格;有的更搞笑的應徵者甚至是完全對藝術零興趣 + 少接觸 + 冇 sense 屎,但都夠敢走上來應徵的…… 真是乜人都有,大開眼界。
Live Norish:瑞典工作假期搵工事宜
隨著瑞典工作假期的興起,常收到讀者來信,詢問在瑞典找工作是否困難。從宏觀經濟角度和筆者自身經驗來看,我認為如應徵者有適當的學歷和能操流利英語,只要搵工方法正確和抱持積極正面態度,在瑞典搵工不是難事。
石 Sir:英國留學何去何從
上星期,英國多家大學向政府提出改變英國政府對留學生的政策,指政府的政策令英國難以招攬全球精英到英國就學,亦難以讓學有所成的人才留在英國幫助建設社會。希望大學向英政府的建議可獲落實,長遠改善英國近年停滯不前的生產力。
鄭立:戇救世主 —— 太功利的教育,只會誤人子弟
我們想像中的誤人子弟,可能是懶惰,或者教的東西沒教好,或者不檢點的老師。可是現實的誤人子弟,更像故事裡的師父,受到劇中所有主角尊敬,也真的把暗殺拳傳授好,可是在現實沒有如他預期下,扭曲了一群人的人生。
鄭立:翡冷翠王子 —— 工作環境惡劣導致腦便秘
無論再怎樣努力,環境不好就是會事倍功半。這也可以應用在任何地方,例如翡冷翠王子(The Princes of Florence)這桌遊,就是將這件事變成遊戲的作品了。這遊戲的背景是意大利的城邦「翡冷翠」,那裡有一堆熱心社會發展的有錢人,到處資助一些年輕人或者有才能的人,提供工作環境和資金,協助他們實現理想。可能是讓年輕的畫家畫出傳世的作品,也可能是讓化學家發明公式,或者是讓數學家解一些千古謎題,甚麼都可以,總之跟現在的天使投資者或者是創業基地差不多。你扮演的就是這樣的有錢人,目標就是創造最大的成就。